第55章 赤壁赋(3 / 3)

四海的天子,对于苦难,他其实一直没有真切的实感。而现在,他感受到了。他用眼睛亲自看到,用耳朵亲自听到。他甚至觉得自己似乎已经闻到了那,来自浑浊河水的水腥味。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这诗句啊,不仅适用于瀑布,更适用于特大洪水。

众人回神,方才想起了刚才的可怖景象只是呈现在天幕上的幻象。滚滚黄水奔泻而下,这场面可不就与李白诗句极为相似

“都什么情况了,您还有心思调侃。”

李白喃喃。有时候不得不佩服天幕,无论什么情况,似乎没有什么是她不能调侃的。即使是在天灾面前,她也可以戏谑地拿出一句诗来。

不可否认,这多多少少冲淡了因为看到洪水而引发的一干消极思绪,比如恐惧,比如忧愁。熙宁十年,苏轼知徐州,诶,到了第一年,这倒霉催的,您猜怎么着“又遇到洪水了呗。”

不用别人说,苏轼自己翻了个白眼抢答道。

熙宁十年,这一年的雨季似乎比往年都要长。听闻黄河于曹村决口的消息,黄河决堤,来势汹汹。苏轼敏锐地嗅到了不妙的味道,于是他组织军民在城中积蓄土石、干草,用来加固城墙、填补缝隙,努力将防洪工作做得多一些,再多一些。

但是很不凑巧

徐州危

天幕上浮现三个血红的大字和一个巨大无比的感叹号。

八月末,黄河直逼徐州城下,徐州四面环山,地势低洼,正处在黄河下游,一旦城墙倒塌河水冲破徐州,其后果不堪设想,徐州将成为一片汪洋。这就是现在苏轼面临的局面,说是危在旦夕也不为过。

众人眼见着黄河的水位越来越高,徐州的人心也开始动乱,到处充斥着吵闹喧哗的声音,有许多富人意欲出逃。

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身着官袍的苏轼登上城墙大声疾呼,将所有人的目光都吸引了过来。

“吾在是,水绝不能败城。”苏轼猛地甩了一把满是泥泞的袖子,他的官袍已经很沉重了,随便一拧都能拧成水来。

寥寥几句,掷地有声,不弃城而逃,这就是苏轼的承诺。他的语气十分坚定,见连身为最高父母官的苏轼都没有弃城而逃,有许多跟风的百姓默

默放下了手里的细软。

苏轼身先士卒,即使家就在城里,也效仿大禹之举,过家门而不入。人物的调配,城墙发布防,桩桩件件都离不了苏轼的调控。终于在夜以继日的努力下,九月二十一日,全长近千丈的堤坝宛如一个奇迹,短短一个月的时间,苏轼和徐州军民筑起了一道防洪大堤。

建成之日,它便派上了用场。洪水正面遭遇堤坝,想要来一场美丽的邂逅。堤坝表示不约,婉拒了哈。于是堤坝狠狠地将洪水拒之于墙外。

q版更可爱,洪水小人敲门,堤坝开门,反手就是一巴掌,把洪水拍走。一双手掌来会摇动,很是潇洒,

上书拜拜了您嘞

“噗”

婉拒了哈,拜拜了您嘞,笑得不行,刘彻嘴角疯狂抽搐。

黄河很狼狈,黄河不甘心,但是它进不去。就这样又僵持了半个月,洪水才渐渐退去,长达70余日的徐州抗洪终于大获全胜。待到洪水彻底退去,,苏轼等人特地在毁坏严重的东门上修建了一座城楼,以黄土粉刷墙壁,取五行中土能克水之意,取名为“黄楼”。

第二年的重阳节,苏轼登黄楼,度重阳。酒阑兴尽之际,看着眼前的海晏河清,回想去年的灰头土脸,苏轼不胜感慨,唯有赋诗一首,聊表心情。

去年重阳不可说,南城夜半千沤发。开头就介绍了自己的去年的经历。

待看到莫嫌酒薄红粉陋,终胜泥中事锹镭。

众人不禁会心一笑,谁能想到苏轼还有这样悠闲的一天呢。苏轼总能以一种出人意料的姿势品味人生苦乐。

秦始皇暗叹。

最新小说: 篮球少年,从灌篮炸框开始闪耀 开局夺取BOSS模板 团宠崽崽上房揭瓦指南 医妃宠冠天下 诡秘:整个好活之主 战锤:憧憬成为星际战士 网游:身为奶爸一刀999很合理吧? 网游之奇货可居 网游之箭神无双 诡异复苏:我能联系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