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宋有毒 > 707 跨江大桥(600票加更)

707 跨江大桥(600票加更)(1 / 2)

回到扬子镇,从下船到上船王七只用了短短三刻钟,衣服都没换就霸占了训练舰扬帆而去,直奔计划书上所说的瓜洲镇。

从养父的计划书上看,建造跨江大桥好像也不是特别难,但他还是不太相信人类能在长江天堑上架桥,越是精于土工作业就越是不信,必须去实地考察。

瓜洲镇,扬子镇往南不到十里。叫它镇,其实就是长江边的一座码头,说长江边也不准确,应该叫长江上。

瓜洲是个岛,类似后世的崇明岛,是由长江冲下来的泥沙淤积而成,距离北岸很近,距离南岸稍远。

别看只是个屁大点的小沙洲,但它的地理位置很关键,正好守着运河口,对面又是京口镇,从唐代起就在上面筑城,还有水师驻扎,算是座水上要塞。

这里的江面相对较窄,水流也不急,是南北两岸航渡的最佳地点,每日往来船只甚多。镇子西侧店铺林立,还有座挺有名的茶楼,是很多文人士子喜欢光顾的地方。

王安石做扬州签判时就曾在此流连,一边欣赏江景一边诗兴大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至于说一个小沙洲和一条江有什么让人诗兴大发的,洪涛这种利用后世交通便利条件见惯了世界各地风貌的人肯定理解不了,不过他能理解瓜洲岛对修建跨江大桥的重要性。

后世洪涛来过这里,可叹沧海桑田,大自然成了威力强大的推土机,瓜洲岛已经没了,被江水重新淹没,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个更大的沙洲,世业洲。

当地博物馆里说世业洲在明朝才完全显露,洪涛觉得此言比较靠谱。因为在北宋后期它确实没完全显露,只是小荷才露尖尖角,在江中间冒出来一个小头。

上面还趴着一艘破木船,据说是有人不太熟悉这里的水道又急于赶路夜间行船,结果一头冲上沙洲搁浅,怎么拖都拖不出来。后人干脆在船桅杆上挂起油灯当灯塔,提醒路过船只注意规避。

想建造跨江大桥这个尖尖角就是重中之重,有了它之后,此处的长江就不再是四里多宽的天堑,一下子就缩短到了不足两里的跨度。

要是有办法在江水中筑牢一两个桥墩,硬质桥梁造不出来,但把三四座滹沱河铁索桥连在一起也不是不可能,至少理论上有了可行性。

“爹爹此举所需甚巨,钱粮人力耗费十倍于滹沱河铁索桥不止!”王七走了整整两天才回来,把瓜洲镇江段的南岸北岸转了几十遍,嘴上虽不再说不可能,但脸上一点喜色都没有。

按照图纸上画的方案,这座桥确实有可能造出来,可是花费太大、难度太高。即便手中握有上万工程兵的时候王七也不敢打包票,现在嘛,就更不敢了。

“钱粮不是问题,人手也不是问题,这些为父会去想办法。”和王七不同,洪涛好像更热衷建造这座大桥,心气儿非常高。

“……孩儿还有两个地方拿不准。”见到养父这么想建桥王七也就不硬顶了,顶也顶不动。

说实话,他更想建造一座可以名垂青史的大桥,滹沱河铁索桥巧妙是巧妙,但还不足矣让世人铭记,跨江大桥就比较合适了。

但理智告诉他这玩意不太靠谱,耗费巨大不说牵扯也繁多,真不是两淮修河制置使能说了算的。江对面是两浙路,人家配合不配合还得两说呢。

就算养父能说服皇帝和两浙路官员配合,费这么大力气修座大桥目的何在呢?有修桥的钱可沿江设立几十个渡口、配备上百条渡船,不管运人还是运货效率肯定比一座桥高。

“以爹爹的图纸为准,此桥要分北桥和南桥两部分,北桥有三根桥墩,南桥四根。孩儿实地勘测了一番,江水虽深不过两丈,但水底淤泥厚重,无法浇筑根基。”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