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裴元洵打马回到府门外,看到三妹正在与一个参宴的女子告别。
那姑娘与裴元滢说着话,下意识偏首往他的方向瞥了一眼。
她发髻上插戴了一支镶东珠的凤簪,日光照射下光线流转,反射的光芒清晰地映入眸底。
裴元洵怔了片刻。
他突然抬步走过去,沉声对那姑娘道“请问,你头上的发簪,可否借我一看”
裴元滢愣在一旁,对大哥的要求不明所以。
那姑娘也有些发愣。
不过他沉冷的眼神不容拒绝,姑娘忙战战兢兢地照做了。
等她摘下发簪交过来时,裴元洵端详片刻,脸色微变,问道“你这发簪是何来历”
这镶东珠的赤金凤簪一看便是价值不菲之物,京都之中十分罕见,裴元滢对自己没有拥有这种首饰十分眼馋,她当即道“这是在哪里买的我怎么从来没见过你快告诉我,我也去买一支来。”
姑娘忙摇了摇头道“三小姐,外面铺子没有卖这种簪子的,这是我家亲友从当铺买来的。虽说是典当之物,但看着十分稀罕,我平日喜欢得很,常常插在发髻上。”
裴元洵垂眸看着掌心中的发簪,手指一下下缓缓攥紧,薄唇几乎抿成一条直线。
那簪子的东珠底端,刻着一个小小的沅字,那是他当初归京时,特意给姜沅带回来的。
从未见她戴过的用物,怎会出现在当铺
他脸色沉冷,一言不发地翻身上马,扬鞭疾驰离去。
查清这件事并不难。
翌日,便有属下来禀,说这发簪最初是在一家镇上当铺当的,据那当铺的伙计回忆,典当物件的是个年岁不大的姑娘,不过她把自己遮挡得严严实实,看不清长什么样子。
那镇子,就在裴家田庄的附近。
事情不会这么巧合,这一定是姜沅特意为之。
一种隐隐的猜测浮上心头。
翌日一早,裴元洵踏上了前去甘州的行船。
将军一脸沉凝之色,一动不动地举目望向河面远处,东远满头雾水,却又不敢问。
明明甘州军务可以吩咐属下前去的,但将军却临时改变主意,打算亲去一趟。
那甘州是个冬冷夏热的地方,没甚特色吃食玩物,实在不知有什么吸引人之处。
就在东远暗自琢磨的时候,突听头顶传来主子清冷的声音“清远县隶属甘州管辖,距离甘州三百里,吩咐行船加快速度,在离清远县最近的地方停靠。”
东远愣了愣。
不是要去甘州吗怎又改成了清远县
他突地想起,将军昨晚一夜未眠,而是拿出大雍的舆图翻来覆去地看了半晚,最后在清远县的位置,重重做了标记。
莫非清远县有什么军务机密
东远当即去传将军的话。
半个月后,弃船换马,终于到达了清远县。
崔玥与关大哥的婚期定在中秋。
日子将近,趁着闲暇之时,姜沅与崔文年抱着宁宁一起出门,去为崔玥采买添妆之物。
姜沅想得周到,按照她早为玥姐列出的嫁妆单子,大到床榻屏风,小到胭脂水粉,她都于数日前准备妥当。
只是听说清远县的锦缎铺来了一批上好的绣金云锦,她便打算买上一些,给崔玥做一身漂亮的嫁衣。
因是瞒着崔玥,打算给她个惊喜,所以傍晚后,借口药堂有事不能早回,三人一起到了商铺林立的清远长街。
定完云锦,夜色已有些朦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