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论,谢知秋这个姑娘,她并不排斥。
在谢知秋年纪还小的时候,高月娥就见过她几次,对她的印象可以说十分深刻,且甚为惊异。
她还记得谢知秋年幼时的样子。
有一回,高月娥上谢家来,想买些上等的笔墨。
高月娥的父亲也是朝中官员,当初看重秦老爷的才学,认为这后生必当前程似锦,便将女儿嫁给了她。
高月娥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她在闺中时,就有书法这一兴趣爱好,虽然婚后生儿育女,荒废了一段日子,但后来孩子都有些大了长子秦皓送去书院,几个小的也各自请了启蒙先生,高月娥忽然清闲起来,就想重拾当年的兴趣。
过往的闺中玩意已经不能用,她打算重新买些新品。恰好这谢家谢望麟做的是上等文房四宝的生意,是个行家,求远不如求近,高月娥便过来了。
高月娥待在后院,温解语帮她挑了几支适合女子用的毛笔,又拿了几种墨水过来,任其挑选。
当时,温解语的大女儿就站在旁边。
高月娥试墨的时候,这小姑娘安安静静地靠近,无声地趴到桌子边上,好像想看她写字。
高月娥注意到对方。
那小女孩长得像温解语,当时六七岁,她五官标致柔美,足见日后美貌。可她的眼神却和她那柔顺的母亲完全不是一回事,乌洞洞的,叫人看不清其中意味,一下就没了半点温和的感觉。
高月娥瞥了她一眼,没将这谢家小女孩放在心上,自顾自试字。
书法这种事在小孩看来多半无聊,可这个谢家小姐,居然从头到尾都没有跑开,一直看到她写完。
高月娥写完一帖子,觉得笔的品质尚可,正想试下一支,却听那小姑娘忽然开口道“夫人的字有点像前朝官员曾远之。”
高月娥一愣,侧目看去。
那谢小姐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瞧着她的字。
曾远之是前朝文豪,以书法潇洒美观著名,也因书法受到前朝皇帝重用。
高月娥问“你知道曾远之”
谢小姐点了点头。
“你哪里听来的,你父母给你请的启蒙先生,已经教你这些了吗”
谢小姐道“先生没有特意说。但我在习字,先生给的字帖上有这个名字,还有注解。”
高月娥不由多看了这谢小姐一眼。
她当时想的是,这小姑娘细心得可以。
而且就凭一点点小孩子的字帖,亏她能看得出这种事。
高月娥道“我母亲娘家姓曾,她算起来是曾远之的重孙女,我娘家孩子习字都是父母亲自手把手教的,字体皆有些相似。我幼时又是母亲教我,可能是因为此故,我和母族先祖也有点像吧。”
高月娥当年嫁给秦家都算是下嫁,秦家和谢家这种本朝才新兴的世家,在她娘家面前简直像小孩,更别提谢家现在还在一代代往下掉。
故她说起自家的历史,是有些微妙的傲慢的。
谢小姐点了点头。
但接下来,她问了一个高月娥意想不到的问题
谢小姐问“听说曾远之以书法受到重用,夫人能写出这样的字来,也能受到君主重用吗”
高月娥一愣。
不知为何,这个问题令她心头一涩,莫名发闷。
但她嫁作人妇多年,早已不是会为小事难过的少女。
高月娥没有显出丝毫的异态,她撩了一下自己耳畔落下的碎发,笃定地说“我不行,但我的儿子可以。我会将我所学全部教授给他,日日督促激励于他,好让他将来不会落人之下。”
皓儿聪颖勤奋,还认真好学。
这是令高月娥十分骄傲的事,她话中没有明说,但她相信皓儿日后必将是人中龙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