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府丞道“大人,卑职想,这里可以借鉴抽屉和蒸笼的形式。”
杜尚书疑惑地道“像抽屉一个个的拽出来这么大的木料,怎么能拽得动”
柳府丞道“大人,卑职要的是不需抽出来就能翻动。”
杜尚书脱口道“这怎么可能”话一出口,感到不妥,赶忙又道“大人讲来听听”
柳府丞道“大人,卑职想,把火炕的前后墙都砌得结实些,每横着棚一层石条,就往石条上放一层木料,但不能放满,在前边或后边留出半圈木料的空隙,以作翻木料时之用。翻木料时,拆开两侧的山墙,在两头滚动木料半圈,就等于把木料翻了一个个,而不用将木料卸下来。这样,既省时省力,火炕里的热气又跑得不多。木料会烤得快些。如此这般,能放两层。由于翻得容易些,卑职建议每烤一日可翻动一次。”
杜尚书听了,心里由衷地佩服,连声称赞道“好、好。大人的这个办法甚好。”
柳府丞又道“大人,卑职计算过,要烤这些木料至少需要做三个烤炕,三个烤炕比一个操作起来容易得多,也烤的快得多。”
杜尚书赞同地点着头,忽然又问“可是,怎么才能知道木料烤好了没有何时才能停火”
柳府丞道“大人,卑职也想了这个问题。要烤多长时间才行烤不干不行,可烤过了更不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卑职建议在烤炕里放一根同样粗细,但却只有一丈来长的鲜松木,与楠木一起烤。烤到一定时间后,就将松木取出来,从松木上截下一段,观察烤的程度,用他来标测被烤的楠木。这样虽然不甚准确,但能大致反应出楠木被烤的程度来。总比没有强的多。”
杜尚书不禁暗自赞叹柳大人真是思维缜密,想得周全。止不住地频频点头称“是”。
柳府丞又道“大人,这些只是卑职的一己之见,如有不妥,还请大人指正。”
杜尚书道“大人所讲,处处在理,且已周密无隙,本官无不同意见,也无所补充。本官委任你,全权负责烤木事宜。”
柳府丞道“卑职遵命。”又道“大人,卑职以为,此法是康木匠所拟,最好让他领工,这样做起来更方便,遇到特殊情况,也好随时处置。”
杜尚书道“可以。本官既已委任大人你全权负责,一切就都由你安排便是。”
柳府丞道“卑职遵命。”又犹犹豫豫地道“大人,属下还有些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杜尚书干脆的道“柳大人,你是本官的得力干将,有事尽管直言。”
柳府丞道“大人,烤木之法,虽是康木匠所想,但卑职以为,尚不能对外如此讲。如果宣扬出去,既对大人不好,也有损我国声誉。国外之人会耻笑我女儿国无人才,国内百姓也会耻笑我官员无能。卑职更担心的是,此法难以实施。”
杜尚书疑惑地道“又怎会影响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