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府丞见杜尚书得了康恩,更唤起了她的欲望。她见佛仙殿整个殿梁已经安好,工程没了那么紧张,于是也召李友朋到她府里,与她耳鬓厮磨一番。
柳府丞召李友朋来府几次之后,便觉得这样下去会惹人耳目,遭人议论,对自己不好,便不敢再召李友朋来府。可没过几日,柳府丞又忍耐不住,便假借夜晚察视佛仙殿工地之名,悄悄来到李友朋窝棚里,与李友朋亲热。虽不能像在府里那样尽情尽兴,但却也能基本得到满足。
柳府丞想到不久后,李友朋就要回国去,他们将天各一方,难再相见,不免忧伤。她常常想能有什么办法把李友朋留下来,与我长相厮守,共度一生哪她虽然为此费尽了脑筋,但仍是一筹莫展。
再说杜尚书,一心的想把康恩留在身边,可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出办法来。不得已,只得让金侍从请来柳府丞经过用火烤楠木之事,杜尚书对柳府丞又佩服,又感激,她们之间已不再仅仅是上下级关系,而是变得十分的亲密了。杜尚书见了柳府丞也不寒暄,直截了当地对她道“柳大人,今日请你来,有一事相求,望你切莫推辞。”
柳府丞见杜大人讲的干脆、诚恳,也道“大人有事尽可吩咐,卑职定当不遗余力,为大人分忧。”
杜尚书道“不瞒你说,我已与木匠康恩有了恩爱之情,并有了夫妻之事。我甚是欢喜,欲把他长久留在身边,与我共度良宵,享受男女欢爱之快乐,然而,他不久将被遣送回耶律国,我们两人将天各一方,再难相见,我怎能忍受这分离之苦连日来,我苦思冥想,但终未想出办法来。我想你柳大人是当今诸葛,定有锦囊妙计,能把康木匠留下来,因此请你来,向你讨教良策。”
柳府丞完全能体会到杜尚书的心情,因为她自己又何尝不是如此柳府丞心中暗喜,心想我也正想把李友朋留下来,正愁没有办法呢,现在好了,有杜大人在一条战线上,希望就更大了。但心里却又犯了难我能有什么办法哪于是道“大人,此事甚是棘手,请容卑职仔细地考虑考虑。”
杜尚书知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心中着急,道“柳大人,所剩时日不多,你要抓紧才是。”
柳府丞道“大人放心,卑职一定尽心竭力。”
柳府丞回到府里,反复琢磨,心想要想把他们留下来,只能修改女儿国法律,不然,断难实现。若要修改法律只有太师同意才行。可怎么才能让太师同意哪也让太师尝到男欢女爱的快乐但她马上又否定了这种想法不行,这样弄不好,不仅取悦不了太师,反倒会把事情弄砸的。若是那样,则没有回旋的余地了。那要怎么办哪难道只能请杜大人直接上书太师吗可杜大人的话在太师那儿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哪柳府丞轻轻地摇着头,自言自语道“这样做成功的可能性也不大。”她又想有谁能在太师心目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劝说得动太师哪她闭着眼睛想了好一会,忽然一拍巴掌,兴奋地自语道“春尚书呀春尚书身为兵部尚书,掌管全国几十万军队,实权在握,是除太师之外最有权势的人。她两次亲去耶律国,为先王请华神医。前些日,她的部下又从山里采伐来佛仙殿急需的楠木大树,深得太师器重。她的话肯定会受到太师的重视。如果能让她上书太师,肯请太师准许这几个木匠定居女儿国,没准太师真会同意。”可她又犯了难,心想怎么才能让春尚书呈请太师哪稍一沉思,心里暗喜,道“古人云,英雄难过美人关。在女儿国里,美人难过男人关。那就给她来个美男计吧,春大人一定会喜欢。”于是,柳府丞赶忙来到杜尚书府,见了杜尚书,施礼道“大人,卑职回府,仔细想过,要实现大人愿望,还必须做些功课才行。”
杜尚书急迫地道“如何去做你尽可直讲。”
柳府丞道“大人,要使木匠留在女儿国,必须先经太师同意才可。恕卑职直言,仅凭我等之力,很难实现。卑职想,当今女儿国,除太师外,当属春尚书权势最大,近期又深得太师赞赏与器重,若能取得春尚书支持,此事或许能够成功。”
杜尚书听了迟疑地道“你是说,让春尚书上书太师这怎么可能啊这种事怎么能给她讲她又怎肯帮我”杜尚书心里明白,因为进山伐木的事,春尚书心里还记恨她哪。
柳府丞道“大人,所以卑职才说要做些功课。”
杜尚书疑惑的道“做什么功课怎么做”
柳府丞道“大人,卑职有一计策,但还需大人费些心力才可。”
杜尚书干脆的道“要我做什么你尽管直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