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皇后生气的道“吴知府的公子强抢民女,作恶多端,你却说他是顽劣不羁,为其开脱,莫不是你受过那吴知府的好处故意包庇”
刘公公一听,吓得浑身发抖。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武皇后的脾气与性格,不管谁挡了她的道,坏了她的事,她都会置其于死地。一旦被她怀疑不忠,莫说是前途没了,就是性命也难保。于是赶忙与吴知府撇清关系,道“回禀皇后,奴才只顾服侍皇后在左右,哪里去过洛阳府更不会与吴知府有半点的瓜葛。请皇后明察。”
武皇后道“本宫不管你与那吴知府有无瓜葛,这吴知府身为朝廷命官,纵容其子,欺压百姓,强抢民女,践踏我大唐法律,毁坏我大唐声誉。今又欺凌天宫里的仙子,若这仙子一怒之下回了天宫,岂不坏了我花开好事仙子若再将此事禀报于王母和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定会生怒,惩罚于我大唐,岂不毁了我大唐江山社稷你速传本宫懿旨与御林军统领,将吴知府父子拿获,明日斩首示众,以正我大唐纲纪,安抚二位仙子与洛阳城百姓。”
刘公公听了,直为吴知府叫苦不迭。吴知府送给他许多金银珠宝,就是求他在皇上、皇后面前多加美言,以期再有升迁。没想到,今日他的公子闯了这么大的祸,连累了他,不仅没了前程,而且还要丢了性命。禁不住为他惋惜。但转念又想收人钱财,为人消灾,还是救他一救吧,一是图个心安;二是,如若不救,这吴知府被捉拿了,定会大呼小叫,求自己向皇后求情,那样,皇后不就知道了自己与吴知府的私人交情了刚才自己还向皇后保证过,自己与吴知府没有半点的瓜葛哪,岂不是犯了欺瞒之罪皇后这么心狠手辣,哪里还能饶我刘公公思来想去,权衡了利弊,决定为了自己也要保一保吴知府,于是赶忙道“皇后息怒,奴才有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武皇后余怒未消,道“有话就说。”
刘公公道“启禀皇后,皇后驾临洛阳,是来观花,求心情愉悦的,切莫让几个歹人冲了您的兴致。您大人有大量,何必与那吴知府父子生气皇后莫怒,恕奴才直言,若治那吴知府罪,最好也等皇后起驾回了长安之后,奏禀皇上,降旨查办才好,毕竟吴知府是朝廷命官”
武皇后在长安时就喜欢弄权,过问朝廷之事,今日不在长安,又无朝臣掣肘,更加肆无忌惮,不等刘公公把话讲完,就气呼呼地呵斥道“你道本宫僭越皇权一个小小的知府,本宫就不能处置了”
刘公公吓得慌忙叩头,道“皇后息怒,奴才该死。奴才不是那意思。奴才是想,皇后贵为国母,犯不着与这些芝麻绿豆大的官员生气,气伤了身体多不值得奴才以为,那吴知府该杀,但是,还是等奏请了皇上再加处置为妥。”
经刘公公再三劝说,武皇后冷静了许多,心想刘公公说的也对,没有皇上的旨意,直接诛杀朝廷命官,无论如何都是不妥,朝廷上下定会哗然。还是等回到长安,奏明了皇上,再处置吴知府吧。但心又不甘不除掉那吴公子,怎么向二位仙子交待于是,不情愿的道“依你意思,本宫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吴知府公子逍遥法外了这样如何向仙子们交待”
刘公公既想为吴知府说情,更想讨皇后欢喜。为了表现自己,道“启禀皇后,常言道杀鸡焉用宰牛刀那吴公子也就是一恶棍泼皮而已,何需劳顿御林军奴才去见吴知府,让吴知府惩治其公子不就成了”刘公公的意思是让吴知府教训教训他公子就算了。
武皇后听了,却以为刘公公能让吴知府杀了那吴公子。心想这不更省了本宫的事于是道“这样也好,若是等奏请皇上降旨,严惩这吴知府父子,还需要些时日。现在春节将至,本宫又急于请神僧入宫,不平仙子们气愤心情,她们怎肯让花仙子们绽放岂不是误了本宫大事本宫要快刀斩乱麻,先杀了那吴知府的公子,为仙子们报了仇,解了气,她们才会高高兴兴地为本宫开放添彩。同时也免了她们回到天宫再向王母和玉皇大帝禀告此事,坏了我大唐江山。刘公公,你去洛阳府里,让那吴知府斩杀其子,为二位仙子平愤。”
刘公公听了暗自叫苦道“皇后呀,奴才哪里是这意思我以前收了吴知府的那么多金银珠宝,又怎能让他杀了自己的儿子那样吴知府不恨死我了我这不是没事找事吗再说,即使那吴公子罪该万死,也要经过官府庭审,判决了才行呀。你虽贵为皇后,也不能张口就杀宫外之人呀”但又怕再惹怒了皇后,那样,自己就倒了霉了,于是便不敢再讲,只得唯唯诺诺地答应了。但应下来后却犯了难,一个劲的嘀咕这事该怎么向吴知府说哪
刘公公乘轿来到洛阳府,吴知府听到通报,满脸堆笑地直将刘公公迎进后府的客堂里,请刘公公上座坐了,又命丫鬟上茶。那个殷勤劲,就别提了。
吴知府一面将丫鬟端上来的茶双手捧了,亲自放到刘公公身边的桌子上,一面陪着笑,道“刘公公,自皇后来到洛阳城,卑职就一直恭候您的消息,想向皇后请安。今日您亲临鄙府,吴某真是受宠若惊。但凡有何指教,还请刘公公直言便是。”
刘公公也未端茶,轻轻地叹了声气,道“吴大人,你我也非外人,有话我便开门见山。”
吴知府仍陪着笑道“刘公公有话直讲,吴某洗耳恭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