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仙子沉思道“送人玫瑰,手留余馨;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华老先生与华氏一家必有善报。”说罢,走出配殿。
此时天已微亮,牡丹仙子走到院子中,转身对玫瑰和月季二位住持揖首道“二位住持保重,愿佛祖保佑你们。”说完,踏上云朵。
雪白色云朵缓缓升起,至高处,如疾如风,飘然而去,转眼间便没了踪迹。
玫瑰和月季二位住持跪地仰视,依依不舍,泪眼恭送。
且说刚才,京都城里巡夜的军士,巡逻到佛仙殿西配殿外,听到西配殿里有人讲话,起初并未在意,因二位住持日日都起得这般早,收拾好院子,上好第一炷香,再开门接纳香客。可后来,军士却隐约听到“陛下”、“奴婢”、“朕”之类的话语声。军士们心里生了疑惑,犯了嘀咕。心想天还未亮,佛仙殿大门还未开,国王陛下怎会来到这里莫不是有人聚集在此,枉自称王,想要谋反不成
领班的军士腊梅,留下两名军士继续仔细探听,自己则带着其余的几人悄悄来到佛仙殿院门前,透过门缝向里张望院子里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影。于是,便与军士守在大门外,仔细观察里面动静。过了好一会,见西配殿里有人走出来,腊梅见了,来了精神,吩咐军士,做好擒拿谋逆之人的准备。却见走出来的是一位二十来岁的女子和两位住持。这女子来到院子中,对二位住持说完话,踏上了一朵白云,那白云飘悠悠地上升,升到半天空中,忽地一下就飘走不见了,直惊得腊梅等几名军士目瞪口呆,半天缓不过劲来。好一会,才如逃命般地跑开了。
军士们回到营房,议论开了,觉得佛仙殿奇异莫测。有好事者听了悄悄地报告了校尉,校尉觉得惊奇,报进宫里。御侍官听到报,想那定是仙人下凡来到佛仙殿,此乃女儿国一大奇事,吉祥之兆,便禀报给国王“龙子”。
龙子国王听后惊喜不已,便向其母已经退位的老国王柳艳禀报。
老国王柳艳听了,立时想起那定是升仙的先王下凡,急忙让国王龙子陪同自己,到佛仙殿上香。
新老两代国王,在百官和宫女们的前呼后拥下,来到佛仙殿。二位住持赶忙恭迎,亲陪二位国王上了香,祭拜了,又请二位国王到西配殿小息。
老国王柳艳开门见山问起凌晨之事,二位住持便以实相告。二位国王听了,禁不住连连对天祈祷。
老国王柳艳见二位住持如此得先王喜爱,能与先王对话,发自内心、至真至诚地尊奉二位住持为“亚仙”。自此“亚仙”便成了二位住持的雅称、法号。
二位亚仙克已奉佛,始终如一。世人无不敬仰、敬畏。又三十余年后的一日,二位亚仙又起了一个大早,一同为菩萨和先王上完香,回到西配殿,坐于椅上歇息,二人静静地圆寂,享年八十四和八十三岁。龙子国王降旨,将二位亚仙仙体裹以泥灰,再贴金箔,供奉于佛仙殿正殿西一间,陪同菩萨和牡丹先王,一同受万民敬仰。这是后话不表。
再说牡丹仙子,辞离了佛仙殿,一路飞驰,直来到泰山之巅,她见一轮红日于东海里喷薄而出,放射出万道霞光。万千云朵,如火如荼。望近处,云如沧海,翻卷奔腾;山峦如舟,漂浮云端;松柏如翁,泛舟荡漾。置身山巅,如临岸边;看得见日出,视得到天际;既心旷神怡,又激情澎湃。只感叹自己活了数十年,却是第一次见到如此美景。
牡丹仙子虽还留恋,但不敢怠慢,恋恋不舍,向碧霞祠走去。来到祠前,见祠门已开,轻步走进祠里。怡人、怡心正在打扫祠院,牡丹仙子上前施礼,道“敢问仙姑,元君天尊可在”
怡人停住手中活,道“施主何人这么早就来进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