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伯的话说得白龙心惊胆战,不由的道“狼这么可怕呀”
老伯道“那可不狼不仅会记仇,而且最凶狠。如果结成群,就是猎人也不敢招惹他们。要不人们就说,猛虎不敌群狼了一旦被群狼围住,不管啥猛兽多半是没的活了。”
说话间,锅里冒出了热气,白龙道“大伯,水开了。”
白龙虽然不再往灶膛里添柴,但灶膛里原有的劈柴还在燃烧,火烧得还是挺旺,锅里的热气呼呼地直往外冒。老伯要过白龙手中的火棍,一边敲打着灶膛里燃烧正旺的劈柴,一边道“锅开了,火就不能这么大了,要不,既浪费柴火,又容易把水熬干,干粮还不熟就烙糊了。要是火再大,就把劈柴掏出来些,火不就小了就像你们读书人讲的釜底抽薪,是不是”
白龙听了,从心里佩服,称赞道“大伯,您的学识真广。”
老伯不好意思的道“俺都没上过学堂,能有啥学识只是活的岁数大了,听别人讲的多,也经世的事情多了罢了。老人不是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吗说的就是这个理。”
老伯掀开锅盖,用铲子把贴的玉米面饼子一个个地铲出来,盛到小筐子里,然后端来已经和好的半碗玉米面面糊,用勺子再搅匀了,倒进正沸腾的锅里,再用勺子轻轻地搅了搅锅。道“做这糊涂,要先把面和开,不能有生面疙瘩,要趁锅开着时下,接着搅开,要不,就做成了疙瘩,也会糊锅;水不开时不能下面,要不做出来的糊涂不粘糊,那样不好喝。”
白龙边仔细地听老伯讲,边认真地看老伯示范,并一一记在心里。
灶膛里的火旺,转眼功夫锅里的糊涂就开了。老伯高兴的道“孩子,今儿你功劳不小,能做饭了。快压上火,吃饭了。”
白龙受到老伯的夸赞,又觉得基本上学会了做饭,能为大伯分担些家务了,心里美滋滋的。
自此后,老伯每日采药回来,不用再自己辛苦做饭了,白龙已经把饭做好,只等他回来吃。近二十年来,老伯孤苦伶仃一人,所有事情都得他亲力亲为。一顿不烧火,就要吃冷饭。现在不同了,回到家来,能吃上热饭了,老伯心里别提有多高兴了。
日月如梭,转眼间又过去了一月。白龙拄着拐棍已能到处行走。他见老伯日日采药早出晚归,异常辛苦,便要跟着老伯去采药,当个帮手,以减轻点老伯的负担。老伯道“孩子,你腿刚长好,还不能受累。常言道伤筋动骨一百天。你就在家再养一段时间吧,免得落下残疾。”
白龙无奈,只好留在家中,可又过意不去,便拄着拐棍,到附近的树林里去捡些干柴,采些木耳等什么的。只干了一天,到了晚上,就感到腿伤处胀疼。老伯一边用热盐水给他泡脚、敷腿,一边心疼地埋怨道“你这孩子就是不听话,看又肿得厉害了吧伤筋动骨一百天,这是自祖辈人传下来的经验,你却不听,看应了那句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的老话了吧。老辈人传下来的东西,都是有道理的,你们年轻人不要不当回事。”
白龙一边虚心地听着,一边点头应承。
冬天到了,一场大雪把山里装扮成了银色。到处是厚厚的积雪。老伯和白龙打扫完屋前的积雪,又清扫家外面的山路。直累得白龙气喘吁吁,头上冒着腾腾的热气。
白龙见堆了几堆的雪,便用铁锨将成堆的白雪堆成一个雪人,又从屋里拿来两块小木炭和一个小红辣椒,分别当作雪人的眼睛和鼻子。一个乌黑眼镜、红鼻子,胖墩墩的雪人就堆成了。
这雪人胖乎乎的,十分憨厚可爱。老伯见了高兴的道“好、好,咱家又添人进口了。”稍一沉思,又道“孩子,你再堆个女的,堆俊点,明年好给你找个俊媳妇。”
白龙听了陈老伯这般说,又想起了桃花仙子。想起他们在洛阳城的美好瞬间,期盼着能早日再见到她。于是,便依照桃花仙子的模样,认认真真地雕塑起雪人来。两手冻得通红他也不觉得冷。经过一番认真仔细地雕塑,一个如真人一般大小,亭亭玉立,栩栩如生,貌若天仙的雪人呈现在面前。白龙认真端详,仔细欣赏着,脸上洋溢着无比幸福的笑容。他如痴如醉,仿佛桃花仙子就站在他面前。
老伯看着白龙堆的雪人,禁不住赞叹道“孩子,你还有这手艺把雪人做的和真人一样这么俊但愿明年能给你找到一个像她一样俊的姑娘。”说完,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