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上午,陈老伯正在房前晾晒草药,王媒婆从山路上走了过来,陈老伯见了,赶忙热情地招呼到“他王婶,你来啦快到屋里坐”
王媒婆笑哈哈的道“好,好。”说着,跟着陈老伯走进屋。
陈老伯赶忙搬了个木墩子让王媒婆坐,道“他王婶,你坐。”
王媒婆一边扫视着屋里,一边随口应付道“嗳,嗳。”王媒婆见屋里一件像样的东西也没有,又是摇头,又是撇嘴。勉强的在木墩子上坐下来。
陈老伯道“他王婶,你坐着,俺给你烧水喝”说着就要点火烧锅。
王媒婆赶忙摆手制止道“陈大哥,你别忙了,俺不渴。俺说完了事就走。”
陈老伯不好意思地停住手,搬了个木墩子坐在屋门口。
王媒婆道“陈大哥,你托俺的事,终于有了着落。你家下面三四里路,涧上有一姓刘的人家,他家有个闺女,今年刚好十六岁。前两天,他家托俺在山外给她找个婆家。你要是愿意,俺就给你们撮合撮合”
陈老伯道“她王婶,你说的是下边涧上刘柱兄弟的闺女”
王媒婆道“正是、正是。你认的”
陈老伯道“都在山里住了几十年了,还能不认识他闺女长这么大了长得咋样”
王媒婆兴奋的道“这闺女长得细柳高挑的,可俊了。不仅人长得俊,手还巧,缝缝绣绣,没有不会干的。性格也开朗,说话又嘴甜。别说咱这山里,就是在山外,十里八乡的也找不到这么一个好闺女。”
陈老伯心想都说媒婆巧言会道,今儿算是见识了,他刘家能有多俊的闺女但嘴上仍顺着王媒婆的话道“他王婶,要是像你说的这样俊,你就给上上心,撮合撮合。”
王媒婆忽然面有为难之色的道“俺上上心那是应该的,可就是这闺女的爹娘一心想把闺女嫁到山外去,不想再让闺女在山里吃苦受穷了。”
陈老伯以为是王媒婆在卖关子,道“他王婶,你不用担心,等你把媒保成了,俺少不了你的好处。”
王媒婆道“陈大哥,看你说的俺不是这意思。刘家确实是想把闺女嫁到山外去。”
陈老伯听了犹豫的道“照这样说,这桩亲还不好成了”
媒婆又转了口气,道“陈大哥,你也别太担心。俗话说得好是你的就是你的,跑也跑不了;不是你的终究不是你的,求也求不来。这事还要看两个孩子的缘分,只要他们命里有缘分,就能成。”
陈老伯奉承道“缘分这东西有谁能知道还不是全靠你王婶了”
王媒婆自豪的道“陈大哥,这话你是说对了。说媒这事,能是人就能干得了的”
陈老伯赶忙又奉承道“那是,那是。说媒哪是件容易事不知要跑多少腿,受多少累,还要费多少口舌。你放心,他王婶,俺不会让你白辛苦的,事成之后,俺让孩子背个大篮子头,装六色礼谢你。”
王媒婆不真不假的道“陈大哥,要是刘家这么好的闺女给你当了儿媳妇,光用篮子头谢俺可不行,你得给俺买件大红棉袄。”
陈老伯赶忙点着头,道“那是,那是。他王婶,你放心,刘家的闺女要是像你说的那样好,俺哪能光给你买件红棉袄俺要给你买一身。”
王媒婆听了高兴的道“好,好,好。陈大哥,俺就等着你给送了。”
王媒婆来到刘柱大叔家,向刘大叔他们老两口提亲,道“刘大哥、刘大嫂,你们不知道,陈家那孩子,长的是一表人才,既勤快,又孝顺,还识字,有文化。俺说了这么多的媒,就没见过这么好的孩子,他们两个真是天设的一对,地造的一双啊。真是你刘大哥家的福气,闺女的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