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蘑、坚果、鞣制过的黄羊皮,满满当当两袋子,是她和大家的心意,托递过去后塞进小王小丁怀里,她笑着道
“我向两位编辑同志分享的所有日常观察和小故事,你们都可以请其他作者进行创作。”
“好啊。”小王将乡亲们沉甸甸的爱全都递交给小丁,忽然觉得她这句话有些怪怪的,转头好奇问道“你不写吗”
“是这样的,接下来我可能都没办法给首都早报投稿了。”林雪君答道,之前写文章投稿其实只是一种尝试。成功后又写了几个月的文章,就完全是为了与更多报社和文化传播渠道产生联系,以便她后续顺畅地落实自己更重要的计划。
“诶”小王惊诧地忍不住拔高声音“怎么呢怎么就不给我们投稿了”
她可是现在最炙手可热的年轻作家,每次刊登她的文章,报纸都会更热卖。大家喜欢她描绘的劳动和生活,与她眼中的奋斗日常共鸣,怎么能不写了呢
“是我们的稿费太少了吗我可以跟我们总编商量,下次多给你寄些邮票和书籍,你看看还缺啥,我们能给的话,一定帮你搜罗。”
“不不,不是的。”林雪君忙笑着摆手“近段时间我不会给任何一家之前投稿的报纸写文章了,不止是首都早报,连各广播站和内蒙日报应该都不会投了。”
“那你准备发文章去哪里”小王急得咬住下唇,一双才染上离愁的眼睛又染上悲伤。
“内蒙的牧区劳动报和首都的科学探索报。”林雪君回答得很快,显然她早已为自己规划好了。
“”小王诧异地挑眉。一位文学新星,忽然不唱诵生活,转型了
“写啥你想好了吗”沉默了好一会儿,小王才艰难地关心询问。
这让他回去怎么跟总编讲嘛,来一趟回去,他们最看重的牧民作家就不写稿了。他来见她,明明是为了鼓励她写更多、写更快的。
“想好了,关于养牛你可能不知道的三件事。”林雪君一听小王问这个,瞬间来了精神。这个标题她想了好久才敲定,多好啊,震惊体、标题党的精髓绝对都抓住了。还不浮夸,特接地气。
“”小王。
仿佛正见证文艺女偶像改行教你养猪。
小王小丁悲伤地坐上板车,他们与林雪君摆手道别时,还在高声表示,等回去后,一定跟总编商量,看看能不能在首都早报上开辟出一些针对种植、养殖等行业的专业文章发表的区块。
反正就是请林雪君作家不要完全放弃给首都早报投稿的想法,说不定他们还能继续合作。
“真不写文章了”回驻地的路上,林雪松转头询问。刚出名就收手,未免可惜。
他原本是要跟小王小丁一起回首都的,但第八生产队最近秋收工作多,便想留下来再帮着干几天活,也多陪陪妹妹。
“想把自己读书看到的知识用最简单易懂的文字写出来,然后投稿给专业的报刊。时间毕竟有限,又要干活劳动照看牲畜们,又要写文章投稿,还要写论文投稿,根本做不到的。
“所以还是先不写文章了。”
脚偶尔踩到片干枯落叶,压出一阵好听的窸窣脆响,“之前刚来生产队就投稿,报社都不知道你是谁,肯定不会很重视你的稿件。
“就算你写的内容真是对牧民有帮助的专业内容,也未必被采用。
“现在我已经是兽医员了,而且也通过写散文有了一定的知名度,再写一些专业性的内容,得到刊登和传播的机会就大大增加了。
“专业刊物选文章是很严格的,牧民们看到了你的文章,真的会按照你的文章去操作,这需要担负责任。”
“还挺有规划性的。”林雪松点了点头,这事儿回去跟爹妈讲,爹妈一定也会为她感到骄傲的,多聪明一孩子啊。
“你小时候为了假期能跑出去玩,还会先在家老实呆几天,让爹妈对你的看管放松呢。”林雪君从前身记忆中寻到些片段,笑着道。
“你倒是挺出淤泥而不染的,还能从我上房揭瓦的事迹中学到些有益的东西。”林雪松撇嘴。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