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舅舅的这些话,都是呕心沥血的忠臣之言,或许满朝上下,也只有隆科多舅舅敢和他说这些了。
皇帝心中一时间五味杂陈,许久之后终于道“舅舅所虑者朕知道了,此事朕会细细考虑的。”
见皇帝听进去了,隆科多便也不多说了,之后两人又说了点别的有的没的,只是皇帝眼看着是没什么兴致,隆科多也很快告退离开。
而雍正看着隆科多离开的背影,心中也开始深思,既不想发生储位之争的冲突,又想要好好培养儿子,那到底应该怎么做呢
很快的,皇帝就在朝堂上宣布了秘密立储的规章制度,但是同时他也给这个制度加了一项补充,皇子们成年之后,可去六部观政。
所谓的观政就是只能看不能做,看完之后回去了皇帝可能会考问,这个行为的目的,自然是让皇子们知道朝廷该如何运行,知道大臣们如何处理事务,同时也避免了皇子深入朝政之后,与大臣们过从甚密。
大臣们对于皇帝的这个想法倒也没什么意见,毕竟前朝夺嫡之乱,不仅是皇帝心有余悸,大臣们也害怕啊。
一不小心就被裹挟其中,而且有时候想不被裹挟进去都不成,但是一旦被裹挟,好一点的能保住性命,不好的,那就是身死家灭。
因此大家对这项制度都十分拥护,高呼圣明。
皇帝自己也很满意,他也盼着后代子孙都能平顺过度呢。
八月可能注定是个十分忙碌的月份,皇帝刚定下立储的规矩,直隶巡抚李维钧突然上奏,奏请皇帝实行摊丁入亩政策。
隆科多知道,这项政策其实皇帝早有意实行,而且其实在康熙晚年,皇帝发布了永不加赋的政策之后,所谓的摊丁入亩便也有了雏形,甚至有几个偏远的县,已经开始这么施行了,但是这项政策明显是侵占了大地主乡绅贵族的利益,因此一直推进的不太顺利。
但是现在却由一个直隶总督提了出来,实在让人咋舌。
一时间,整个朝堂都开始躁动起来,尤其是那些家中良田千顷的,现在都快把李维钧的shi都骂出来了。
不过隆科多却第一时间意识到了一点,李维钧是年羹尧的人。
没错,在雍正元年之前,直隶总督还是赵之垣,赵之垣乃是名门出身,他的祖父正是康熙朝名将赵良栋,李维钧和他比起来,就是个泥腿子。
但是就这么一个人,却在前段时间参倒了赵之垣,升任为直隶总督,无他,正是因为他巴结上了年羹尧。
隆科多查到,李维钧当上直隶总督之前,将一个妾室扶正,而这个妾室正是年羹尧的管家魏之耀的干女儿。
就这么一个奉迎出身的人,却在摊丁入亩这件会得罪天下大部分读书人的事情上,如此积极,隆科多相信,他一方面是体察圣意奉迎皇帝的心意,一方面可能还真有点东西,听说他在直隶任上,推行摊丁入亩的政策也是不遗余力的。
隆科多接到这些查探来的消息,一时间有些无言以对,这世上之人,真的是都不能一言以定啊。
虽然朝臣们对于摊丁入亩的政策都是一片哗然,但是皇帝却很高兴,不过他到底老成持国,也没有一言以定,而是将这份奏折交给户部堂议,说等户部议完之后,他再行斟酌。
但是此时户部主事的可是怡亲王啊,皇帝的左膀右臂,皇帝的贴心小棉袄,因此这件事哪里有议不过的,很快就交上了答复“应如所请”。
皇帝越发高兴了,不过为了谨慎起见,又拉了九卿科道一起复议,大家伙其实都能看来皇帝的决心,而且这件事要是议起来,也是真的好处大于坏处,因此这项政策很快就批准了,从雍正一年开始实行。
一时间朝中又是一阵沸腾,大臣们也都不是傻子,明晃晃就能看出来这一刀是朝着谁来的。
废除人丁税,将康熙年间就固定下来的人丁摊入田亩之中,田越多交的税越多,之前士绅们多年仰仗的优免权全部取消,这对他们来说,简直就像是在拿刀子割他们的肉。
全国各处一时间怨声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