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衙守军中,有薛伯玉所在的这一路做出拦阻,应当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
南衙守军基本由朝臣调派,除非英国公这样的皇室拥趸也完全倒戈向了皇后,否则等闲情况下绝不可能随意调度。
这样一来,长安城中最为方便发起行动的,就是长安尉。
他手底下的人手虽然杂,且不能同南北衙禁军去比较武力,却也足够在必要的时候拦截住皇后的举动,争取将事态扩大的时间。
可惜薛夫人多年间身居鹤林寺,对于各方官员的情况不大清楚,薛元超便多解释了两句“长安尉崔道默出自清河崔氏。”
“显庆四年,陛下下达了严禁七姓十家之中互相通婚,其中清河崔氏就占据了两家,王氏为后的时候可从没有这样的禁令。再有,出自清河崔氏旁支的崔元综因安定公主前往熊津战场的缘故被贬谪西域,至今生死未卜,曾经参与覆灭高丽之战的崔知温甚至在升迁上还不如周道务那个临川公主驸马”
若只是一件两件的事情也就罢了,但很显然,清河崔氏自从武氏成为皇后,便从未有任何一点讨到好处。
哪怕陛下曾经一度因为打压关陇氏族的缘故,对着关东各家抛出了示好的意思,但真正拿到好处的却少之又少。
还不如,将那位家世颇低的皇后给拉下台去,给他们一个更为舒坦的发展空间
反正没有长孙无忌那位中流砥柱在了,关陇与关东贵族完全可以联手一次。
何况非要算起来的话,发起此事的薛氏身在河东,高家位居渤海,魏玄同所在的魏氏乃是河北巨鹿大户。
他们这充其量也就叫做,打着长孙无忌的名号,给关东世家谋个前途
“姑母您看,不仅仅是我上头提到的那些人,还有这些人,也愿意参与到此次大事之中。”薛元超说话间,快速自腰间的佩囊里取出了一张名单,递到了薛夫人的手中。
薛夫人将其展开扫了一眼。
她虽未必认得人名,却看得出来这些人的官职和出身。
曾经侍奉过前太子的王伏胜便是宦官的代表,在宫中有变之时乃是最好的耳目。
中台左丞郑钦泰出自荥阳郑氏,在长安名声不小。
和魏玄同同为司虞大夫的张希乘也愿意参与此事。
还有
薛夫人看着这份名单,目光越来越亮。
名录之中,东西中三台的高官不在少数。
那么当这样的一批人联络在一起,发出支持废后的声援时,对于受困于皇后的陛下来说,应当是一笔足够有力的支持。
陛下此前不敢直言废后,不过是因为皇后对外营造的形象极佳,又有太子与安定公主傍身从旁支持,但她终究只是个皇后而已,也抵不过那么多的声音联合在一起。
在薛元超等人的计划之中,来济、长孙无忌、褚遂良等人之死,还能在士林名望中再对她做出一番打击。
如此一来,陛下只需要坐享结果便好了,或者说,在必要的时候给出一个肯定的答复。
随后,便是他们能从中各得收益的时候了。
“姑母觉得如何”薛元超问道。
“元超办事果然得力。”薛夫人赞道,“方今的事情也就明朗了。让长安尉与奉宸将军防备不测,由上官侍郎以皇后拦截诏书为名,向陛下联名请愿废后。”
这个请愿,还得选择一个好时候,就在她入宫对陛下探视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