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律戍律规定,一家不能同时征调两人服徭役,主管此事的人如果不按照法律规定同时征调两人服徭役,罚款二甲。
秦律工人程规定隶臣、下吏、参与城旦的人和制造器具的工匠,冬季减轻工作量,三天只需要完成夏天两日的工作量。
秦律司空规定犯罪被判罚款而以徭役偿还的,在播种和管理禾苗的时节,需各放二十天回家务农。
秦律规定没有母亲的婴幼儿,每月发粮食半石,有母亲但母亲在官府从事零散的杂役,婴幼儿无人照料而跟随母亲的,每月发粮食半石。
秦律工人程规定服徭役时,男人工钱高于女人25,但是女人在做针织等女人专长的工作时,每工作一天和男人工钱一样。
修长城会死人这个没得说,不可避免的事实,但现在996就不会猝死了吗都是拿钱办事死亡率高低的问题。
修长城的除了打工的和当兵的就是刑徒,百姓过不下去的原因是修长城吗,不修长城就要和北面匈奴打仗,死人是不可避免的,我觉得百姓受不了的原因更可能是秦法它连坐,修长城的刑徒里很多不一定自己犯罪,或许只是邻居啊亲戚什么的犯罪结果自己被连坐了,这种大规模连坐很容易造成百姓恐慌。
只修个长城怎么可能会社会动荡就亡国了,历朝历代都修的啊。
而其中徭律云禁苑“其近田恐兽及马牛出食稼者,县啬夫材兴有田其旁者,无贵贱,以田少多出人,以垣缮之,不得为徭。”
始皇二十七年二月,一个名叫”礼”的洞庭郡守向下属乡县传达的条令:“传送委输,必先悉行城旦舂、隶臣妾、居赀赎责债,急事不可留,乃兴徭。”意思是运输物资的活计,要先使用刑徒,遇有紧急而情况人手不够,才能征民为徭。否则\"不欲兴黔首”。
因为修长城导致秦亡国真的属于造谣,可能有这方面的原因,但不是全部,也不是洗秦不严苛,秦亡肯定是有原因的,比如重刑主义为总趋势。
秦以法为本,事皆决于法,即罪刑法定。刑罚体系完备周详,力求事事有法可依,罪刑法定。“以法为本”是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法治”理论的核心,“事皆决于法”是先秦法家“事断于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秦统一以后,摒弃礼义而专任法治,把韩非以法为本的思想推向极端,在修订、补充秦国原有法律的基础上,形成了涉及各个领域的较为完备的法律规范。
君主独断,法自君出。秦统一以后实行郡县制,建立了以皇帝为中心的封建官僚体系。秦朝统治者特别强调要维护君主,皇帝集立法、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皇帝的命令具有最高法律效力,皇帝本人是最高司法长官。那胡亥亡国也不奇怪了,一个废物拿这么多权利不加速亡国才怪,嬴政建立集权统治唯一没想到的就是他死后是胡亥继位。
重刑主义以刑去刑。仅就死刑和肉刑为例,不同的犯罪有不同的处罚方式,和不同的执行方法,罪犯所受的痛苦也大不相同。而肉刑更是种类繁多,其中很多肉刑会造成被执行人终身残废。秦朝统治者奉行先秦法家严刑峻法的思想,期望通过重罚轻罪,达到以刑去刑的目的。
总体而言,秦朝的刑罚思想是重刑主义,但是,由于秦朝法律体系完备,事事有法可依,因而又体现出“罪刑法定”的一面。
“重刑主义”即“以刑去刑”,指企图用重刑起到一般预防犯罪的作用,所以又称一般预防刑主义。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学派主持了秦国的法制改革,开创了重刑主义的法律渊源。“重刑主义”的刑罚表现如下
在刑罚的强度上轻罪重罚还有家属连坐邻里连坐职务连坐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