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孙两忙完屋前屋后的活,天才蒙蒙亮。
吃完粗面带糠的炊饼和清澈见底的米汤后,李大牛将米汤灌进竹筒,备着口渴的时候可以喝。
而后将码得整整齐齐的柴火放上江州车,又背上一捆柴。
忙完后,李大牛擦擦汗,看着关闭上的篱笆门。跟同样背着柴火的,手里小心翼翼拎着十六枚鸡蛋的何桃花出门。
去往县城的路,平日里就热闹。今日是更为热闹。
李大牛本不想听些八卦,但无奈周围人太过热心,还是有些话语传入耳内
“免税三年,那俺能开始攒下粮食了。”
“我家田都伺候肥了,现在若是返回原籍还真有点舍不得。五亩地啊,俺在老家都没这么多亩地。”
“族人一起逃难来的,能活着的都在滨城。反正我家是不想回去了。倒不如落地生根。毕竟滨城也不错,有山有水的,据说离龙兴之地北疆也近。”
“你们听说了吗我听我二伯母家的大舅兄的三姨夫说,这回寻亲,也有好些达官贵人们要寻亲呢。跟着皇帝老爷起兵的,那是北疆的军户,有好多都是各地征的民兵”
“哪有这么好运道啊。去年那西北大战,不少义军都去援助了。说打外敌要紧。正儿八经骁勇善战的崔家军都牺牲大半了。更别提没训练过的兵了。”
“”
伴随着人群一起走,偶尔听听小道消息,李大牛感觉自己今日进城的速度都快了些。只不过人多,入城排队的时间也就长。
正耐心等着,李大牛就见一队车马浩浩荡荡前来。为首的一身铠甲,连马都未下,对守卫扬了一道令牌,道“护国公家眷进城。”
守卫赶忙示意排队的人侧身避让。
李大牛闻言暗暗庆幸自己没有排前头,眼下在外围可以立马调转江州车的方向,让出大道来。
等车队进城后,李大牛在排队时又听得八卦。相比先前各种话题,眼下话题倒是集中在护国公身上。
“护国公是先前的副帅李润泽据说是功劳赫赫,战功第一人,八国公排首位”
“他不是还在西北抗战吗”
“你这什么老黄历了一个月前就打胜仗了。再说了国公爷没回来,这家眷先护送进京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啊。”
“不对啊,没听说国公娶妻生子了。先前好像还有大户人家想要给护国公送美人,结果被护国公直接连人丢出去了。”
“就不能是老娘老爹吗这位护国公,还年轻呢据说猎户出身,在皇上指点下认字学了兵法,而后就挖掘了天赋,打仗好手。以一抵百”
“”
李大牛感觉自己满脑子都护国公三个大字了。万万没想到等排队到自己,这衙门往日眼高于顶的官吏一听闻他们户籍后,竟然和颜悦色问“你们知道护国公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