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曹叡当然不愿意边塞大捷之功付诸东流。
但他也很清楚现今国库空虚。
虽然自魏武曹操兴屯田制以来,积谷于地方郡县,让大军征伐四方皆无运粮之劳;但在汉胡杂居、豪右尤多的并州,当真是没怎么推行过什么务农殖谷啊
哪怕是梁习任职刺史时,官府的屯田所得也不过是堪堪足供驻军与僚佐俸禄而已。
军粮也就罢了。
田豫如今麾下没有多少兵马,今岁且赖雁门郡支持,日后屯田自给还是能做到的。
但所需的钱财与劳力,令曹叡有一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感触。
要知道汉末时期的群雄涿鹿,当属北方与中原丧乱最多、民生最为雕敝,此从魏国在太和元年才复行五铢钱改变民间以物易物的事迹中便可见一斑。
再者,是魏国自曹丕执政伊始至今,战事太频繁了。
动用约莫十万大军的战事几乎隔年就来一次,万余将士的小战更是年年岁岁都有。
且还是败绩更多
石亭之战令大河以南的中原腹心之地积储挥霍一空,以致荆襄战线都要依靠司隶的钱粮来供给。
而抵御蜀兵的困难就更大了。
已然到了雍凉诸部不卸甲、洛阳中军不释鞍的地步。
早在数年前就需要冀州的支援,征发了农丁五千人赶赴陇右上邽县屯田。
纵观曹丕继位以来,魏国对蜀吴的战事,能扼守住城池不失都算是庆幸,因为无功而返常有、大败时有之。
战事不管胜负都要损耗大量的钱粮辎重,更莫说是大败时丢盔弃甲、辎重丧损无数了
人力物力无休止的消耗,即是国库空虚、国力衰退了。
或是说,并州幽州一直都是赖冀州支撑的,如今曹叡复从冀州征调前去支援田豫便是。
但征伐辽东公孙渊同样是不可免之事啊
拆东墙补西墙,不过能缓解一时罢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相反,日后若迎来两厢皆有事时,恐还因一时权宜而大受其弊。
伴着曹叡的沉吟,殿内陷入了好一阵的沉默。
孙资是静候着天子问策。
他乃太原人,对并州边塞之事颇为熟悉,在看到田豫上表是就细细斟酌过,也大致有了应对的举措。
毕竟偌大的魏国,想给予田豫些许人力物力支援,挤一挤还是能做到的。
且他能任职中书令那么久,可不是靠谄谀献媚而得位。
至于他为何没有直接提出来
这不是为了启发天子发现秦朗战后安置的失策嘛
而已然拟好诏书的刘放与徐宣,则是不敢打扰天子的思绪,故而同样也没有作声。
只不过,他们等得有点久。
因为曹叡想着想着,心思就转到那日召见夏侯惠时,彼对如何安置泄归泥与戴胡阿狼泥部落族众的建言了。
这两个部落的族众可都是现成劳力啊
若是能取他们十之三四编籍落户,募壮者为卒、令羸者屯田畜牧,以田豫的能力,复河套平原入魏国疆域不在话下。
而钱粮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