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打钱依旧迅速无比。
不得不说,皇帝撕支票的样子,确实比沙阿买买提扔钱袋子要潇洒的多,毕竟沙阿买买提扔一年也就扔个几千两银子,陛下大手一挥,就是二百万银。
对于正经事,朱翊钧从来都不吝啬,花钱如流水;
但是对于不太正经的事儿,比如赏赐百艺之类打肿脸充胖子的事儿,那就敬谢不敏了。
户部尚书王国光站了起来俯首说道:“陛下,大明已经实现了煤银对流,经济开始循环,为大明贺,为陛下贺。”
“臣等为大明贺,为陛下贺。”张居正带领群臣,祝贺了大明,祝贺了皇帝。
这里面有两件事值得庆贺,第一件事,自然是王国光所说的煤银对流,北方的煤,南方的白银和货形成了对流,经济循环建立。
当煤银对流建立起来时,当一年十二亿斤的煤炭南下的时候,一道伤口终于停止流血。
自从孝宗朝的时候,南北的撕裂、对立开始加剧,因为本来调节白银、各种货物的开中法彻底失效后,北方和南方互相看不顺眼,南方觉得北方是吸血鬼,北方看南方是大肥羊。
(边方银贱谷贵、腹地银贵谷贱困局)
大明用了整整十五年,才把这个伤口缝好,不再流血,至于什么时候能够完全康复,那只有天知道了。
经济的撕裂,造成了政治撕裂和共识的撕裂,其最终结果,就是多尔衮带着北方汉人,把天下又打了一遍。
在鞑清统一天下后,册封了四位汉人,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仲明、定南王孔有德,战功赫赫。
而鞑清的第一个汉人丞相叫洪承畴,而洪承畴即是鞑清入主中原的肱骨之臣,也是崇祯朝的中流砥柱。
晋商在天启、崇祯年间,不断走私各种钢铁火羽到辽东,在鞑清坐江山的时候,成了鞑子王的座上宾。
洪承畴招抚江南诸省,经略五省,为了鞑清的江山社稷,可谓是披肝沥胆。
当然鞑清坐稳了江山后,这些人,全都上了贰臣传,成了‘遭际时艰,不能为其主临危授命,大节有亏’的贰臣贼子,而晋商也被康熙给收割了,凑了军饷打准噶尔。
而煤银对流弥合了这种矛盾,毕竟北方的煤炭、棉花、机械、毛呢等等原材料都是南方的刚需。
经济是一切的基础,经济循环一旦建立,南北基于经济的撕裂就开始停止,共识重新建立。
申时行告诉姚光启,南北当然可以较劲、可以分歧,可以竞争,甚至可以对立,但一定要对立统一。
这种对立统一一定是建立在经济统一上,不改善经济基础,大明反对大明的撕裂会越发严重。
“当年的四百万石漕粮,的确是百万漕工衣食所系,但在今天回头看,就发现,这四百万的漕粮,同样是这百万漕工的枷锁,也是运河经济带的枷锁。”王国光颇为感慨的说道。
煤银对流就是将山西、绥远的煤炭挖出来,在当地加工成为焦炭,然后通过驰道运送到京师,再从京师运河南下,在渤海湾不结冰的时候,海运是更佳的选择。
不用运河,用海运,又释放了京杭大运河的运力,一些更加昂贵的商品,会选择更加安全的漕运,京杭大运河这条大动脉,从来没有如此的繁荣。
这就是第二个值得庆贺的地方,除了实现了煤银对流之外,大明的大动脉,京杭大运河,终于再次焕发了勃勃生机。
运四百万石漕粮的时候,因为占用了河道四个月的运力,导致运河两岸其实非常的贫穷,贫穷会滋生愚昧,贫穷会滋生帮会。
运河两岸,大大小小有一百多个各种漕帮,各种乱七八糟的邪祟,蛊惑人心。
这些邪祟顺着货物传的哪里都是,朝廷根本无能为力,一来没有精力,二来需要愚昧来维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