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八百七十一章 赏不患寡而患不公,罚不患严而患不平

第八百七十一章 赏不患寡而患不公,罚不患严而患不平(5 / 6)

辽东军开始也不服气,凭什么大明京营是主力?辽东军差事儿了?朝鲜爆发战事,陛下调动京营征伐,把辽东军忽视了,这其实就埋下了南兵北军、京营边军矛盾的祸根。

直到平壤之战,祖承训看到了线列阵的排队枪毙战术后,才彻底承认了京营强悍的战斗力,安心打起了辅助,才没有了北宋五路攻打西夏互相掣肘的现象,总要有一路是主力,否则就会出现这种内讧的危险。

现在仗打完了,论功行赏,京营领的赏钱明显要多一些,这是理所当然,但辽东军打满了全场,没有任何一次为了争功,破坏战场局势。

但日后呢?

万一再有配合作战,有辽东军不服气,不想做辅助,想做主力,贪功冒进,会让战场的格局瞬间改变。

“戚帅所言有理,若非辽东军反应迅速

集结于九连城,渡鸭绿江、进义州做了先锋,恐怕整个战局,不会如此的顺利,这样,辽东军有先锋功,每人额外恩赏五银,以兹奠胜之功。”朱翊钧顺从了戚继光的意见,额外给了一笔赏银,一共才十万银,却可以弥合南兵北军、京营边军之间的矛盾。

朱翊钧观察了京营将领们的神情,戚继光说的时候,没有人露出任何的不满,显然戚继光这番请功,是和京营将领们商量过才开口,而不是自作主张。

戚继光领兵打仗这么多年,做事张弛有度,肯定不是无缘无故才这么说。

在饮至礼结束后,朱翊钧专门留下了戚继光询问了其中详情,才知道戚继光为何单独为辽东军请功了。

辽东军干了不少的活儿,但是所有硬仗都是京营打的,大明军功体系,主要是战线功,开拓战线的恩赏丰厚,稳固战线的恩赏就少了许多。

赏不患寡而患不公,罚不患严而患不平,赏以兴德,罚以禁奸。

稳固战线同样非常重要,大明京营依赖火器作战,全火器作战,对后勤的依赖度极高,巩固后方的辽东军的赏钱太少了,一个辽东军打了三年,平均就领了二十银的赏钱,而一个京营锐卒,三年来,历次恩赏,少则三五十银,多则百银。

五银的额外恩赏,虽然不多,但这额外的恩赏,就是皇帝记得辽东军的功劳,对于辽东军而言,额外恩赏多少无所谓,主要是肯定他们的功勋,这对征战在外的军兵,就非常非常重要了。

这是来自陛下的肯定。

“如此说来,这五等功赏牌的恩赏制度,虽然比首级功合理,但还是有些不公平,至少对于稳固后方的军兵而言,异化了他们的贡献,戚帅提醒颇为及时。”朱翊钧颇为感慨的说道。

戚继光俯首说道:“京营将领军兵,并无怨言,毕竟是陛下的额外恩赏,是对此番大胜的肯定。”

皇帝给京营的赏钱是极其厚重的,也没亏待过京营,陛下愿意给辽东的兄弟部队多一点恩赏,这是振武的一部分,对此京营将领军兵乐见其成,自己的那份儿又没少。

“陛下,皇长子殿下回宫复命来了。”冯保看皇帝说完了正事,赶忙说了另外一件事,朱常治带着军兵安葬了烈士后,回宫复命。

“宣。”

朱翊钧把郊劳礼为何变成了这样,和戚继光讲了一遍,戚继光才知道为何郊劳礼没有去郊劳台了,原来是迎接烈士回家,戚继光这才知道是皇长子主动请缨。

朱常治见礼后,把安葬烈士之事

??一一禀明,孩子还话絮絮叨叨,有些地方讲不清楚,徐爵就会赶紧补充下,总体而言,朱常治这个皇长子,没有给皇帝丢脸,还亲自掩埋了一名军兵的骨灰,为这名军兵立碑。

最新小说: 儒道狂书生 无墟极道 云养合欢宗圣女,被上门教导培训 孕吐后奉子成婚:孩子是死对头的 模拟千万次,一身金色天赋怎么输 我在修真界做天之骄子 万道神武 杂役都是仙帝,你管这叫没落宗门 当疯批魔尊修无情道后她杀疯了 女主女配互掐小师妹哭唧唧捡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