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四夷已平,怎么看,飞鸟尽,良弓就该藏起来了。
朱翊钧又给了一个承诺,画了一个大饼,告诉戚帅,平倭之战,还要继续打,戚继光立刻就精神抖擞了起来。
“其实应对丰臣秀吉的行为,把矿山做据点,捣巢赶马。”冯保提出了一个方案,现成的经验照抄就行,捣巢赶马,他的潜台词是没必要再发动一场大规模战争。
“还是得打,冯伴伴,你想的太少了,戚帅不喜欢给自己表功,但其实江南社会共识的恢复,和接连的战争胜利有极大的关系。”
“不是一个空泛的口号,就能凝聚人心,看得见的暴力,才是让这些虫豸,暂时蛰伏的根本原因!”
朱翊钧在没有外臣的时候,说话一点都不客气,对五个目标的认同?还不是怕他手里的刀。
没有京营这把刀牢牢地攥在手里,这些虫豸,绝对不会听话。
“还有,朕不灭倭,难道灭了南衙、浙江、福建、广州所有势要豪右、宗族的满门?当年的倭患,需要有人为此背负责任的,只要大明还在,这个仇就得报。”朱翊钧给了另外一个理由。
大明国势衰微,过去的帐,没法算;
但大明国势强横起来,这血仇若是不血报,他这个皇帝怎么当?
诚然,嘉靖倭患的罪人不止倭人,但灭倭,可以给天下一个交代。
“说起这个,臣最近听闻了一件松江府的大事,孙克弘花费了整整五十万银,亲力亲为,为牺牲在入朝抗倭战场的英烈,进行风光大葬。”冯保说起孙克弘的动向。
上次孙克弘面圣没有在陛
冯保了解之后,发现花费如此巨大。
“五十万银?”朱翊钧十分惊讶。
孙克弘这五十万银,能修一个先帝皇陵;倭奴一个才五银,可以买足足十万个倭奴、游女了!
松江水师的骨灰,都送回了松江府安葬,孙克弘对于松江府衙的安葬规格,表示不满,刚刚到任的李乐,还没完全掌控松江地面。
而孙克弘直接拿了五十万银捐给了松江府衙,而后以九品商总,亲力亲为,安葬了英魂归来的481名英烈,包括京都之战牺牲的长崎总督府牙兵。
除了风光大葬之外,整个大明最豪奢的忠烈祠,也在松江府,占地超过了三千亩地,是一整个完整的园林。
而且孙克弘还让人为这些英烈著书立传,所有人的生平进行了考证后,公开刊行,花钱让戏楼、茶馆将《东征记》和《英豪传》改成了话本、戏曲,传唱大江南北。
而孙克弘之所以这么做,完全是因为大仇得报,他到了地下,也有颜面去见父母了。
在嘉靖倭患的时候,孙克弘全家死的只剩下他们两兄弟,孙克毅至今还在长崎。
如此血仇,不报枉为人。
朱翊钧看着奋笔疾书的叶向高,露出了笑容,叶向高母亲带着尚在腹中的他,背井离乡。
叶向高对倭人一样恨之入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