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九百四十三章 跟阎王爷抢人

第九百四十三章 跟阎王爷抢人(3 / 6)

凌云翼显然很清楚这一事实,说完之后,重重的叹了口气,通和宫御书房西花厅里变得安静了起来。

朱翊钧揉了揉眉心,他有些疲惫,思索着该如何是好。

取消附籍,让十八座大学堂,让丁亥学制惠及天下万民,符合朱翊钧让大明再次伟大的基本主张,这次的伟大,包括了穷民苦力。

但是取消附籍的代价,朱翊钧要坐到黄金马桶上,他的后半生将会被困在这京师之内,动弹不得。

朱翊钧不可能在顺天府不太忠诚的前提下,继续南巡。

这里面还不光是京营,还有松江水师附籍松江府,南洋水师附籍广州府,这些军兵,也都是既得利益者,强行取消的结果,基本可以预见。

大明京师最好的学堂是皇家理工学堂,次好的学堂,是上海大学堂,这两个学堂所覆盖的京营、水师,也都是受益者。

朱翊钧揉动着眉心,半闭着眼睛继续说道:“丁亥学制不弄成举孝廉、推荐信这种,咱大明的士大夫已经是极为忠君体国了。”

丁亥学制,有两个路线,第一个是兴修大学堂,再修师范学院,最后修三级学舍,另外一个路线是先修蒙学堂,再修师范学院,再修完三级学堂,最后兴修大学堂。

这两个路线一个是从上到下,一个是从下到上,好处和坏处都是非常明显的。

朱翊钧在权衡利弊后,选择了自上而下,因为他是皇帝,推行丁亥学制是朝堂,朝堂可以有效控制大学堂、师范学堂的修建,掌控丁亥学制推动的步伐。

但自上而下的推行丁亥学制,一定会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门阀化,其实皇帝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料敌从宽,以为大明士大夫会把大学堂玩成举孝廉那样的察举制。

但丁亥学制推动这几年,入校的主要方式,还是考试,逢进必考,算学考的分数不够,就是不准入学。

逢进必考,这是大家普遍可以接受的方式,而不是察举,察举一定会弄出门阀来。

张居正显然注意到了皇帝的状态不佳,他思索了片刻,想到了一种可能,面色一变说道:“二皇子的病,还没好吗?”

“没有。”朱翊钧听到了张居正询问,重重的吐了口浊气,回答了这个问题。

二皇子朱常潮的母亲是冉淑妃,这孩子从小身体就不好,身子骨弱,一年要发烧四五次,扁桃体红肿,而且因为肿大的缘故,经常发炎,烧起来没完没了,最少也要六七日的时间。

朱常潮别说和哥哥朱常治一样习武了,平日里,糖不能吃、冷食不能吃,甚至稍微刺激些的牛羊肉也不能吃,就像是个瓷宝宝一样。

本来朱翊钧一直想着,孩子越大,免疫力越强,这慢慢就会好了,但从前年开始,朱常潮的发烧一年就要十二三次。

朱常潮是万历八年十二月出生,刚过九岁,才不过四十斤,还不如两个小一岁的弟弟重。

瘦弱的朱常潮在季节变化的时候,又开始发烧,而且一烧就是十数日没退,而且因为扁桃体肿大,导致不停的流鼻血。

小孩本身就容易流鼻血,再加上春天干旱、季节变化、朱常潮身体瘦弱、扁桃体肿大等等原因,朱常潮的鼻血流起来,要小半刻钟才能止住。

七日前,朱常潮开始发热,刚刚生产完的冉蕙娘束带着泪照顾孩子,看着沾满了血的方巾,她真的束手无策。

昨日夜里,朱翊钧去了冉蕙娘的宫里,一直忙了一晚上没有休息,就早上的时候,稍微眯了一会儿,就开始早朝廷议。

“怕是要大渐了,陈实功打算对二皇子动刀,把烂乳蛾给切掉,最后试一试。”朱翊钧也没有瞒着张居正和凌云翼的意思,告诉了首辅和次辅,二皇子的情况,恐怕不太妙了。

他早上离开的时候,朱常潮还没退烧,鼻血也没止住,吴涟陈实功庞宪这些大医官会诊过了,连卧床的李时珍都被请来看了。

最新小说: 儒道狂书生 无墟极道 云养合欢宗圣女,被上门教导培训 孕吐后奉子成婚:孩子是死对头的 模拟千万次,一身金色天赋怎么输 我在修真界做天之骄子 万道神武 杂役都是仙帝,你管这叫没落宗门 当疯批魔尊修无情道后她杀疯了 女主女配互掐小师妹哭唧唧捡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