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牙实每翻译一本书,都会结合格物博士的意见,对泰西的人才进行一次邀请,大明有科学圣殿,来到这里,才能解开万物无穷之理的谜题。
黎牙实堪称是泰奸,论新星的作者第谷·布拉赫,黎牙实也发出过诚挚的邀请。
但第谷没有接受黎牙实的邀请,因为第谷布拉赫是丹麦贵族,丹麦皇室还给第谷修了个属于他的天文台观天堡,第谷没必要来到大明。
但不是谁都有第谷这么好的条件,迈克尔就很穷,他需要借用大明的天文仪器完成自己的研究。
按照黎牙实的规划,他会在迈克尔抵达大明后,开始《天文学概要》的翻译,现在,黎牙实被坐实了奸细的身份。
朱翊钧颇为懊恼,他觉得自己还能活很久,如果建立了完善的人才流动机制,日后把牛顿也弄到大明来,也不是不可能,大明有着巧夺天工的工匠,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也能培养出自己的牛顿来,但没有哪个君王会觉得自己人才足够多,足够用。
人才,拿来吧你!
抢夺世界的资源,抢夺世界的白银,抢夺世界的地盘,也要抢夺世界的人才。
这一进程突然因为黎牙实奸细身份,变得前途未卜了起来,皇帝对黎牙实颇为偏爱,如果黎牙实辜负了这份偏爱,大明吸收人才的风向很有可能发生转变。
“陛下,臣也不太相信黎牙实参与到了走私硝石的案子里,黎牙实又不是住在万国城的兰奇洛特。”陈末犹豫了很久,才讲出了自己的心里话。
皇帝盛怒,陈末还要为黎牙实说话,这就是撞到皇帝气头上了。
“陈指挥,慎言。”冯保提醒陈末谨言慎行,他在为一个奸细辩解,这非常的危险。
朱翊钧思考了下说道:“作为主审,你说说你的看法。”
陈末见陛下首肯,才继续说道:“走私硝石到倭国,不能帮助倭国成为东方的葡萄牙。”
“黎牙实自万历元年乘坐大帆船来到了大明,以使者身份,观摩了每一次的春秋大阅和阅舰式,两次南巡,陛下也带着黎牙实,黎牙实很清楚,火药对大明而言是如虎添翼,大明军兵是猛虎,火药才有如此威能。”
“倭国就是有充足的硝石,也无法战胜大明,大明没有灭倭,只是不想付出更大的代价。”
“倭国战败是体系的战败,并非兵器这一种原因,哪怕把火器禁了,大明依旧能把倭寇当孙子揍,东南平倭和朝鲜之战,都是明证。”
就是没有火器,倭寇也会输;大明和倭寇有一样的火器,倭寇一定会输,战争从不是只有武器这一种决定因素。
黎牙实向来反对和大明直接冲突,在他看来,对付大明只有一种办法,那就是夸,夸到天上去,把大明夸到极其傲慢的地步,大明就会自然而然的衰弱。
文明最大的敌人,从来都是傲慢。
“其他证据都是佐证,唯一能证明黎牙实知情的证据,只有那些书信,臣觉得可以再好好勘验一下这些书信,这也是黎牙实唯一不肯完全承认的罪证。”陈末是案件的主审,他不能让陛下在疑点重重的情况下做出决策。
黎牙实承认了所有的证据,唯独不肯承认他写过那些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