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九百五十三章 宝钞是圣恩普照

第九百五十三章 宝钞是圣恩普照(1 / 6)

戚继光在皇帝面前提出了营兵制,建立以总兵正营三、副总兵奇营一,参将援兵一、游击一,备御三的九边野战团营规划。

将九边从过去的两百万军规模,缩减到二十七万野战军的振武计划。

《裁核申定兵卫疏》是大将军和大司马联名上书,本意是制定一套和丁亥学制一样重要的戎事政策。

政策很好,唯一麻烦的就是京营可能会衰弱,藩镇割据是朝廷无论如何无法接受的。

把所有营兵组建成‘上报天子下救黔首’的强军,戚继光没有信心做到,他宁愿打到莫斯科去。

所以走一步看一步,等到物质条件足够的情况下,再看看能不能实现皇帝的皇图霸业。

“前日少宗伯和西班牙使者佩德罗签订了环太平洋商业联盟函后,陛下下章询问礼部,大明是否会重蹈泰西之覆辙,垂询根本之策。”大宗伯沈鲤说起了皇帝下章询问之事。

大明海陆并举,但重心还是放在海上,超过80%的人口,其实都居住在沿海地区。

环太平洋商盟的出现,对大明自然是个好事,但也敲响了警钟,今日泰西属藩叛离之象,是不是就是明日的大明?

皇帝的这个问题,绝非杞人忧天,相反需要非常明确的回答。

“臣有奏疏。”沈鲤将奏疏呈送御前。大明和西班牙在海上的开拓,看起来类似,但不同者有三点。

天朝上国,别于西夷者三。其一:华夷殊途之根本。

彼夷者,以虎狼之性行盗跖之事,银矿全归本土,硝石尽充军资;珍货满载宝船归去,属藩仓廪虚而怨声腾,朘剥之酷,刺目锥心;

尚书有云:懋迁有无,民赖其利,天朝以利驱,以仁和,吕宋献铜,酬以精铁盐茶;铁岭输矿,报以瓷帛谷粟;金池贡金,必偿以农械舟车;

懋迁有无,出自尚书,意思是:买卖货物,互通有无,百姓都依赖贸易获利,吕宋的赤铜、大铁岭卫的铁、金池的黄金,大明从来没有白拿过,除了去年万寿圣节,皇帝白拿了一次。

去年万寿圣节,几个总督府献上了各种礼物,皇帝收了一次,立刻下旨日后不必再送了,皇帝连借着生日占总督府的便宜,就只占一次,生怕弄出生辰纲这种怪事。

从万寿圣节,陛下亲自下旨禁绝豪奢贺礼来看,海外总督府和大明腹地,是一个待遇,一个政策。

仁义不施,殖民地自然离心离德,本土把殖民地所有产出全都掠夺走了,什么都不给,把殖民者当土著对待,殖民者不跟你分家,才是怪事。

其二:政教之施尤深,仁恕之泽愈厚。滇南可为永附,海疆岂生贰心?

黔国公府镇滇南,其地瘴疠蔽天,苗彝杂处,较之海外尤艰。然朝廷设土司以顺俗情,置屯田而安生业;广建社学以导诗书,频免赋税而复民力。历二百余载,六诏遗民皆诵孔孟,三宣子弟尽习衣冠。

今吕宋、旧港、金池诸督府,驰道通而文报速,官厂立而匠作兴,更开惠民药局以疗疾疫,设育儿官所以抚孤幼。

从文化上来说,中原有着丰富的王化经验。

从夏商周起,至大明,对四夷的王化从未停止过,相比较海外总督府,云南当年的条件更差,交通不便,烟瘴之地,苗、彝动辄千年,比现在海外开拓难度高了不止数倍。

但今天,六诏遗民皆诵孔孟,三宣子弟尽习衣冠。

黔国公府想脱离大明,云南人第一个不答应,只会觉得黔国公府疯了。

大明对海外总督府的扶持,绝非口惠而不实,是完全参详了王化云南的历程,制定的种种政策,如果海疆生了二心,那大明完全有充足的理由去吊民伐罪。

最新小说: 无墟极道 云养合欢宗圣女,被上门教导培训 孕吐后奉子成婚:孩子是死对头的 模拟千万次,一身金色天赋怎么输 我在修真界做天之骄子 万道神武 杂役都是仙帝,你管这叫没落宗门 当疯批魔尊修无情道后她杀疯了 女主女配互掐小师妹哭唧唧捡漏 开局叛出镇抚司,我刀问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