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朕真的不务正业 > 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阶级认同大于族群认同

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阶级认同大于族群认同(1 / 6)

朱翊钧本来到天牢来,是想问问吕坤到底为何要授意三个掮客,勾结那么多的官员,攻讦王国光的身后名,有什么政治目的,是否有朝中大臣授意。

但在见到吕坤的那一刻,朱翊钧释然了,他也没有问,他很确定没有朝中大臣授意,因为吕坤这身上那股子贱儒味儿太冲了,他这股贱儒味儿,就进不了大臣的眼里,大臣也懒得跟他搅合在一起,影响进步。

吕坤就是那种很普遍的大明贱儒,有点野心、能力却很一般、没有志向、事事推脱责任、喜欢给自己错误行为寻找理由,最大的本事就是投机取巧、见缝插针、鼓噪风力舆论后浑水摸鱼。

被廷杖、流放的四十三名官员,也一点都不无辜,因为他们都是一样的人。

真正带着大明向前走的人,是脊梁挺得笔直、内心深处往往憋着一口气、心怀远大志向并且付诸于实践、坚毅百折不挠的弘毅之人,他们遇到任何的困难险阻,会第一时间想办法去解决,而不是去逃避或者谋求私利。

朱元璋留下的财政困局,这个困难如同山一样,摆在了万历维新第一届阁臣班子面前,这个困难很大,大到两百年以来的士大夫或者有意、或者无意,对它避而远之,生怕引火上身。

王国光遇到了,他试图解决,甚至捎带手,把当年开中法被破坏的边方粮饷问题,都解决了。

而这些一遇到什么事儿,就自诩清醒,张口要杀要剐悉听尊便,闭口士可杀不可辱,一看到大明维新出现了一点点问题,就开始破口大骂,一看到维新有一点点的成果就会阴阳怪气,对大明、对朝廷、对皇帝的评断从来都是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只要不听他的话,就是不行,只要不把权力给他,就是不行。

这类的贱儒,除了聒噪之外,对国朝存续、对大明革故鼎新、对发展、对万民,从来没有带来过哪怕一点点的帮助。

活着的唯一作用,就是浪费粮食。

连高攀龙这个贱儒,在学了矛盾说和阶级论之后,都能完全理解国朝在还田上的谨慎,是为了减少对百姓的折腾。

朱翊钧回到了通和宫御书房后,对吕坤这个案子进行了全面了解。

吕坤和这类大官人,都是一类的人,他们冒着天大的风险,搞来的银子,都给了这些个宠爱的外室,希望给这些外室、外室子们留下一些财富,自己锒铛入狱,但这些外室拿着银子就开始乱花,结果让啼笑皆非。

如果这么看,朱翊钧这个皇帝,也好似是个力工,他很勤勉,终日如同牛马,他很节俭,一分银子恨不得掰成两半花。

他的勤勉给了大明,他的节俭,都变成了丁亥学制的投资,都变成了十八座大学堂,变成了给学子们的膏火银,让学子至少读书的时候,不会为了五斗米而折腰。

只不过,和吕坤不同的是,哪怕朱翊钧失败了,也没有人会嘲讽他,因为朱翊钧做这一切的动机,仅仅是因为:

遍地哀鸿满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他是皇帝,他得到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他就得这样做,肩抗日月,扛起江山社稷,带领大明走出危局。

历史上的万历皇帝,倒是个放得下的人,斗不过朝臣,自己往后宫一躲就是三十年,卸下了所有责任,别说奏疏,连任免官员都不做,直到萨尔浒大败,大明那时候就已经死了,只不过是惯性之下还没倒下。

他一个人,爽是爽了,给天下人带来了苦难,而后把这些苦难,绵延了三百年之久。

大宗伯沈鲤、少宗伯高启愚再次上奏,请定王国光谥号文定,朱翊钧批准后,给王国光加官一级,安葬在了金山陵园,位居大明功臣之列。

张居正在王国光头七那天,从天津府赶回了京师,送了这位老战友最后一程。

而户部全员出席,参加了王国光的葬礼,对于户部而言,王国光就跟祖师爷一样。

在万历维新之前,户部就是个人人都能踩一脚的衙门,谁都能对户部官员啐一口痰,每年过年关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官员都在骂户部,连皇帝也骂。

因为国帑内帑度支,就只能做三个月,官员的俸禄都没有。

最新小说: 绝色男修皆炉鼎 悟空帮我种田,我教他开辟宇宙 重生魔尊归来 诸天仙武 大话西游之超级小白龙 从完美开始:宝葫通天! 无敌天帝踏万界 重生魔修,开局捡到一颗丧尸星球 盗墓:我家末代族长是小哥 失落的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