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良这个父母官,本来就当得很累很累。但想想是为自己家的天下出了一份绵力,他也就忍了,他也就不见异思迁了。但是王莽篡了大汉,现在已经是“新”朝了,他这个芝麻官当得还有意思吗?于是,他召集了家庭的会议。
刘良告诉大家,我们刘家的江山算是已经完了,王莽抢了我们刘家的天下了。我们都该怎么办呢?
刘縯已经十八岁了,他忍不住开口讲了话:“这不能就算了,我们就在这里反了吧?”
“就这么几个人造什么反啊?”刘栩说。刘栩是刘良的大儿子:“我看还是随遇而安吧?父亲您这个县令,又没有人来罢你的官,管他姓刘的天下还是姓王的天下,我们小老百姓得过且过吧”!
“我想继续读书,多读一些书,将来总是有用的吧?”十三岁的刘秀说。
大家又说不下去了。
“我认为,我坚决不当这个“新”朝的县令了,我们还是返回家乡吧?我们回到春陵,该种田的种田,该读书的读书,大家都在一起,总是不会差到哪里去的。总比在这里硬当着这个官强。”刘良终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的想法得到了大家一致的同意,于是,大家都开始整理行装了。
从萧县到春陵,路程倒有千里之遥,刘良家只有一辆马车,这怎么走啊,那辆马车只能装一些行李,坐几个妇女和儿童,那怎么办呢?走吧!路上再想办法吧。于是刘良带着几个较大的孩子,刘栩则赶着了马车,他们走上了回乡的道路。
刚走了半天,大家便又饥又渴了,刘良让大家坐一会儿,吃些干粮喝些水,这时看见前面的树下,停着了一辆马车,在一旁的树上还系着了五匹马。他们便走了上去。
“怎么又是你?”刘縯奇怪地问道。
只见赶着马车的,还是那个童颜鹤发的,不知有多少年龄的老道,老道笑着说:“你们刘氏兄弟这么好的父母官。为百姓做了多少的好事,出家人不帮你们?帮谁啊?”
“你是专程来帮我们的?”刘良问。
“是啊!专程来帮你们的,你们从小的时候,我就给你兄弟三个。”老道指了指刘縯、刘仲和刘秀:“看过命相的,还记得吗?”老道问道。
“是啊!我十一岁的那年,父亲让他给我们兄弟三人都看了命理,他说我们将来必定大富大贵。”刘仲说。
“是啊!将来恢复刘家的江山,就在你们家的身上了。老道现在给你们家出一些绵薄之力。如果将来你们得到了天下,可是要给老道造一座像模像样的道观啊!呵呵!”老道笑着说。
“好说!我将来当了皇帝,我就封你为国师吧!”刘縯拍着胸膛说。
“那倒不必,老朽山野之人,不惯居于庙堂之上,就盖个道观吧?”老道还是笑着说。
“那我们击掌为誓吧?”刘縯走了上去,同徐该击了一下掌。
于是刘县令的全家,便都成了机动部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