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我们的天皇陛下还活着,那么恳求皇帝陛下?”使者趴在了地上,使劲地磕着头:“能不能让我见一见我们的神武天皇吗?”使者问。
“现在不行,得过几年,他自然回到你们的中间的。”刘秀生硬地说着。因为他再也不能多说了。那倭国毕竟也是他一手扶植起来的,现在满世界地在找着自己,还把天皇的位置空了两百六十多年,不管是死是活,都要等着自己回去,这份情谊,这屈武将军真的是忠不可言啊!这屈武死了,也有两百多年了吧!他一定是一代一代地传了下来,要求他的子孙们,一定要等自己回去。自己一日不回去,倭国天皇的位子,便会一直虚位以待的。徐福不由得感动非凡。
倭国的使者离开洛阳回国去了,刘秀赏赐了他们大批的财宝,当然他已经带过话了,说徐福一定会回去的。但倭国的使者,怎么也不会明白,已经两百六十多年了,听说徐福天皇离开倭国的时候,都已经是七十的高龄了,这又过了两百六十多年,他还活着吗?这不是都已经三百三十多岁了吗?这中华的皇上会不会同自己开玩笑啊?但君无戏言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使者无奈地想道。
使者回到倭国后,向屈正将军禀报了来到中土的经过,尤其是他说到中华的大汉皇帝,用倭语同他谈话的经过,把个屈正大将军惊得了目瞪口呆。
徐福起先还以为自己当的这个刘秀,至少还能活个七、八年吧!但他没有料到的是,第二年的初春,他就突发了急病,接着便撒手人寰了。
徐福的元婴,随着赶着马车的徐该,两个人又一同回到了鬼谷,寄放了马车之后。徐该步入了鬼谷,但徐福的元婴却直飞了进去。
鬼谷还是原来的样子,谷中的初春的蓓蕾,都已经在含苞待放了。只是那两间茅舍,却已经倒塌了。
徐福的元婴钻进了倒塌的茅舍,看了看自己睡过三十八年的那张木床,他不由得唏嘘不已。
徐福进了鬼谷洞,他的担心,终于没有发生,因为他的真身,毅然盘坐在横洞的里面,面目依然栩栩如生,他钻进了自己的躯壳,幌了一下脑袋,他适应了一下已经丢了五十六年的环境,他让徐福睁开了眼睛,站了起来,并走出了鬼谷洞。
徐该迎了上来,兄弟俩人混若隔世,都噙着泪花相拥而抱。
徐福同徐该在鬼谷小住了数日,他们流连于水潭之边,徜徉在山谷之中。徐福的眼前,一幕一幕的往事联袂而来。但鬼谷子先生已经一去不再回返了,而那四个师兄也早已成了白骨,尽管徐福一度不喜欢黄石师兄,但现在已成了回忆。故人之情不得不油然而生啊!
正如入谷的时候,鬼谷子先生所说的那样,跟着他当徒弟,是能够青史留名的,但是很难善终的。王翦师兄在最危险的关头,找到了师傅的锦囊,总算是得到了一个善终。李斯师兄,没有带师父的临别赠送的锦囊,却是横遭暴死,被腰斩了闹市。怪不得师父送他锦囊的时候叹了一口气,其实师父当时已经算到了,李斯是用不上这个锦囊的。黄石师兄一事无成,他的青史留名,留的只有两个字“赠书”。但是师父故意让他抄写“三略”,并默认他抄写“六韬”,这些都是有用意的,这些都是师父所布下的局,是师父通过黄石师兄的手,把这两部兵书送到了张良的手上,让张良帮助刘邦打平天下。但自己呢?自己青史留名了吗?没有!青史上只留下了,徐福找不到不死药,回来骗了秦始皇,带着几十船的文明,一去而不复返了。有谁知道我创造了倭国,当了倭国的第一任天皇,又回到中土帮助项羽败秦,帮助刘邦立汉,又亲自当了五十六年的光武帝刘秀,扫平了华夏的天下,让百姓过上了安稳的日子。
徐福又想起了他第二个师父元始天尊,元始天尊交给自己两大使命,这安稳社会,自己做得应当不错,但宏扬道教呢?自己却是什么也没有做啊?想到这里,徐福的背上汗水也流了下来了。
徐福和徐该,驾驶着马车一路向琅邪驶去,这已经是第六次走在这条路上了,一路上看到了农民们在辛勤地耕作着,虽然他们都流着满头满脸的汗水,但他们的脸上都绽放着笑容,这是种自己的田,这是在为自己而种田啊!
徐福带着满意的心情来到了琅琊港,这琅琊港比之以往也早已繁荣了许多了。徐福同徐该一起走到了海边,他们走到了无人的地方,两个人一同化成了一只白色的海鸥,一起向东飞了过去。
倭国天皇的大皇宫的门前,坐着了两个百岁的老人,他们都长得仙风道骨,雪白雪白的五络长髯飘在了胸前,他们在静静地看着这一座大皇宫。
大皇宫还是那个样子,二百六十多年了,它经历了多少次的风雨飘摇,已经很陈旧了。屈武将军和他的后代们,应当是很尽责的,他们都没有偷图享乐,最起码没有再造新的宫室。
过了午时,只见皇宫的大门一下子打开了,走出了许多个身穿着长衣宽裳的人群,这应当是早朝结束了吧?
徐福走了上去,但两个卫兵执着戟走了过来,把他挡住了。
“这里不能进去,你们是干什么的?”卫兵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