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超级霸权为什么没信心?
这一轮军事改革搞了十多年,大量采用新技术,按照新的军事思想设计制造的武器装备问世,可是除6年前那次短促的军事行动,也就是帝国出兵斯里兰卡,新装备与新战术就没有获得过检验。
说得直接一点,军事变革有没有价值,下一场战争要怎么打,以及新式武器装备会对战争方式产生多大的影响。
不说别人,连帝**方都没绝对把握!
更加关键的是,本轮军事变革由梁夏帝国发起,而且到目前为止,也是梁夏军队进行得最为彻底。
相对而言,另外两个超级霸权还差点火候。
纽兰共和国稍微好一点,特别是在关键的空军方面,纽兰空军的换装速度并不比梁夏空军慢。相对的,纽兰差的其实是海军,暂时欠缺像梁夏海军那样,能全球到达与全球投送的能力。
要说的话,迢曼帝国已经在这一轮军事变革当中落后了。
直到现在,迢曼空军只获得一种第三代战斗机,即联合研制的“狂风”战斗机。
其实,“狂风”ADV没有达到第三代战斗机的标准,更像用第三代电子设备武装起来的第二代战斗机。
此外,西陆集团的另外几种第三代战斗机,比如洛克的“幻影”2000与骆沙民主共和国的MG-29,要么是发动机差了些,要么是电子设备不够先进,都差点火候,有那么点美中不足的感觉。
迢曼海军,那更加不值一提。
其实,即便是一向让迢曼帝国引以为傲的陆军,乃至西陆集团的陆军,也在本轮军事变革中落后。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西陆集团的第一种武装直升机,至今还在图纸上。
就连主战坦克,迢曼帝国与西陆集团,现在也只拥有数量的优势,而在更加重要的性能方面,同样落后了。
导致这一切的,其实是综合实力。
三个超级霸权当中,迢曼帝国的底子最差,而且在三大集团当中,西陆集团的内部矛盾最多。
在根本上,其实是迢曼帝国本身不具备成为超级强权的基础!
换句话说,如果不是上次大战战胜国,迢曼帝国根本不可能靠区区8000万人,称霸总人口超过5亿的西大陆。
迢曼帝国能够在上次大战中取胜,靠的是梁夏帝国!
大战结束了45年,而在过去这45年里面,迢曼帝国基本吃完了老本,花光了战胜国的红利。
可惜的是,西陆集团的统一大业,依然是遥遥无期。
恐怕再过几年,内部矛盾将超越对外部强敌的畏惧,让西陆集团分崩离析。
其实,类似的问题已经产生。
布兰王国一直首鼠两端,准确的说是两面三刀,即在充当西陆集团成员的同时,还在为梁夏帝国提供军事基地,同时跟夕落洋对面的纽兰共和国加强经济与贸易往来,想要从三方获得好处。
此外,斯班王国也因为直罗要塞的问题跟迢曼帝国龌龊不断。
至于罗利王国,更是因为当初在阿尔及尔问题上被迢曼帝国摆了一道,从此就变得三心二意。
内部矛盾加剧,也正是迢曼帝国教唆伊拉克当局挑事的关键所在。
用林世平的话来说,在波沙湾的战火点燃之后,迢曼当局就能松口气,甚至可以借此机会加快西大陆统一进程。
这也是迢曼帝国希望置身事外的关键所在。
说得直接一点,真要是卷入其中,迢曼帝国又怎么能可能借此机会来解决西陆集团的内部矛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