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鱼”导弹先进之处,就是其攻击方式。
发射之后,导弹先按照规划好的线路飞行,并且在预定海域启动雷达搜索目标,再主动发起攻击。
对护卫舰这类大型目标,雷达的探测与锁定距离在20到30千米之间。
这个距离,并不比防空雷达对超低空目标的探测距离近多少。
关键还有,“飞鱼”导弹并不大,发射质量才670千克,反射的雷达信号强度远低于战斗机。
在理论上,防空雷达对“飞鱼”的探测距离也就在20到30千米之间。
正是如此,除非被预警机探测到,不然只是依靠自身的雷达,战舰肯定无法及时发现逼近的“飞鱼”导弹。
只是,“飞鱼”也并非完美无瑕。
除了战斗部不够大,导致毁伤能力差之外,最大的问题,就是射程稍微短了点,通常只能够达到40千米。
在现代化防空体系面前,40米的射程实在太近了。
梁夏海军的区域防空导弹拥有120千米的射程!
正是如此,才需要经验丰富的哈桑来执行这次攻击任务。
在哈桑想着这些的时候,信号指示灯亮了起来,已经收到由巡逻机发来的信息,那艘梁夏护卫舰并没离开。
“超级军旗”距离梁夏护卫舰已经不足50千米。
哈桑没有多想,立即把收到的目标信息输入了火控系统,而火控系统自动把相关信息写入导弹的控制系统。
关键,就看最后这一**作!
哈桑一直盯着导航屏幕上的读数,在距离读数变成“40”的时候,哈桑才猛的拉起了操纵杆,并同时推下油门。
其实,这个距离稍微近了点。
如果是在以往,哈桑会在距离目标50到45千米处拉起攻击机,从而在离目标40千米之外发射导弹。
哈桑把发射导弹的距离缩短5到10千米,主要是目标情况不明。
由巡逻机提供的目标战舰的位置信息,存在约10分钟的时间差,而那艘梁夏护卫舰肯定不会在原地抛锚。
如果在朝东南方向航行,10分钟能够航行几千米。
说是拉起,其实也就只是稍微提高了飞行高度。
高度读数重新出现,准确说是在高度指针跳动了几下的时候,哈桑就摁下了发射导弹的按钮。
其实,这是一个由洛克教官传授的小技巧。
“飞鱼”导弹的最小发射高度为50米,“超级军旗”高度表的最小读数也是50米。
在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可以采用这个办法来确定发射高度,而不是一定要等到高度表恢复正常工作。
用教官的话说,等到高度表恢复正常,飞行高度肯定远远超过50米。
攻击机轻微震动了一下,随后就急剧蹿升。
所幸,哈桑的经验十分丰富,在感觉到震动的时候,他就收了点油门,随后控制攻击机转向。
没有立即降低飞行高度,是因为在转向的时候肯定会掉高度。
如果高度不够,攻击机就会坠海。
在确认攻击机处于水平飞行状态之后,哈桑才回头看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