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帝国争霸 > 第23章 陆战之王

第23章 陆战之王(2 / 4)

在上次大战中,特别是在前三年,坦克的平均服役寿命不到半年,巨大的战争损耗让任何先进技术都变得十分苍白。

到了战争后期,就连一向注重技术的迢曼帝国,都放下工匠精神,开始抓产量。

此外,技术带来的变化,没有大到足够改变战场平衡的程度。

波伊战争结束,也就是战后的第二次军事革命开始之后,这种靠数量取胜的发展思路受到了挑战。

要说的话,关键还是在技术上面。

说得简单一点,用新技术武装起来的坦克,拥有更强的机动性能,更坚固的装甲防护与更凶猛的火力。

此外,火力准确性提高了几个数量级。

依靠双向稳定系统,主战坦克首次拥有对2000米外目标进行准确开火的能力。

按照帝国陆军做的测试,“ZT-99A”对2000米外以每小时35千米速度行驶的目标,首发命中率不低于80%。即便自身也以同样的速度运动,“ZT-99A”的首发命中率都能达到惊人的60%。

要在以往,这绝对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整个大战期间,坦克炮对1000米外目标的命中率不到20%,在动对动的情况下连一成都没。

上一代的“ZT-80”都没有真正意义的动对动射击能力,而在静对动的情况下,命中率不到50%。

也就是如此高的命中率,让由坦克主导的装甲战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

此外,由热成像夜视仪赋予的强大的夜战能力,也首次让装甲部队获得了在夜间发起突击的能力。

准确的说,是提高了夜战的门槛,让夜晚成为了掌握先进技术一方的主场。

总而言之,正是技术的进步,让坦克性能突飞猛进,并由此让装甲战术发生了本质上的改变。

也就是在“ZT-99”问世后,帝国装甲部队才开始由多向精转变。

在此背景之下,陆军才更加重视以武装直升机为首的航空兵。

用陆军将领的话说,过去是依靠海量的坦克对付敌人的钢铁洪流,而在坦克不够用的情况下,就只能指望以反坦克为主的武装直升机,也就是凭借航空兵提供的打击力量来弥补装甲力量的不足。

当然,很多人都忽视了一个更关键的问题。

导致陆军装甲部队由多向精转变,根源是在成本上,也可以说是钱的问题。

“ZT-99A”的出厂价几乎是“ZT-80DG”的两倍,日常维护成本也高出了50%,全寿命费用更是贵得离谱。

单价贵了,自然就只能少买一点。

此外,坦克变贵了,反到让陆军觉得十分昂贵的武装直升机显得平易近人,也就更容易接受。

虽然“ZT-99”系列的采购数量已经超过了7000台,看上去很多,但是从正式列装至今已经有13年,而同样是在13年时间里面,“ZT-80”的产量超过2万台,而“ZT-55”更多达3万台。

可见,“ZT-99”的相对产量其实并不多。

要说的话,也正是因为采购价格过于昂贵,所以陆战队在等了10多年后,才下定决心采购“ZT-99AL”。

最不需要担心的就是“ZT-99A”的战斗力,最需要担心的就是2个营总共才68辆。

其实,这也是“指-10A”体现价值的地方。

没有“指-10A”提供的战场信息,就必须部署更多装甲部队,也就肯定需要动用更多的主战坦克。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