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导弹的威力没那么大,看上去像是战车里面的弹药殉爆了。
电光石火之间,30多辆“ZT-99AL”像是提前商量好了一样,几乎在同一时间,准确说是在前后几秒钟内发出怒吼。
来得非常突然,甚至可以说有点吓人。
当震耳欲聋的炮击声传来的时候,连丁镇南都不由得哆嗦了几下。
此外,坦克炮开火时的炮口闪光,非常的刺眼。
主要是离得近,直观感受更强烈。
也就一眨眼的功夫,大约一秒钟出头,在边境线的对面,30多辆伊拉克坦克战车被穿甲弹“点名”。
大部分是坦克,而且几乎都是位于最前沿的T-72M。
“长官!”
开火之后,30多辆“ZT-99AL”从藏身的沙丘后面冲了出来。
边境线的对面,那辆BMP-1战车被反坦克导弹打爆的时候,之前已经停下来的坦克就重新发动。
可惜的是,伊拉克坦克的反应速度太慢了。
或许是伊拉克坦克重新发动,才让刘尊山下达了开火的命令,即大部分伊拉克坦克是在向南行进,而不是向后倒车。
首轮交战,就有近30台坦克战车被摧毁。
这个打击力度,明显太过猛烈了。
也就过了不到10秒钟,第二轮打击接踵而至。
要说的话,这是陆战队型“ZT-99AL”的一大优势。
选择52倍径125毫米滑膛炮的同时,陆战队的“ZT-99AL”采用了B型才有的尾舱式自动装填机,以便使用长度更大的整装炮弹,战斗射速也要比“ZT-99A”的半自动装填机与出口型的“ZT-99AG”上的转盘式装填机高一些,在理论上能达到6秒一发,实际战斗射速在每10秒一发左右。
正是如此,陆战队的“ZT-99AL”在外观上更接近“ZT-99B”,之前也经常被外界误认为是陆军的主战坦克。
其实,尾舱式自动装填机算得上“ZT-99”系列的一大创新。
这项发明还获得了帝国的科技创新奖。
除了在安全性等方面的提升之外,尾舱式装填机最大的价值,是解决了大尺寸,特别是长度较大的炮弹无法使用转盘式自动装填机的问题,为采用威力更大的穿甲弹,也为今后使用口径更大的坦克炮铺平了道路。
125毫米整装穿甲弹的质量接近30千克,已经超过人类体力能够承受的极限。
设计中的下一代坦克炮,不管是由梁夏帝国研制的145毫米,还是纽兰共和国正全力打造的140毫米,乃至西陆集团的152毫米,全都采用了整装炮弹,炮弹的质量均在50千克以上。
这意味着,必须使用自动装填机。
其实,也就是有了尾舱式自动装填机,梁夏帝国才在扩大坦克炮口径的问题上,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计划中的“ZT-99C”就将采用145毫米坦克炮。
当然,要想把145毫米坦克炮的威力完全发挥出来,需要下一代坦克,也就是还在研制中的ZTX。
在实战中,自动装填机最主要的价值,就是保证了战斗射速。
不管是在快速行进当中,还是在崎岖的地面上,除非装填机出了故障,不然战斗射速都能够得到保证。
显然,换成装填手,根本办不到。
就算体格强壮的装填手,当坦克在野外快速推进的时候,也很难保证达到停止状态下的装填效率。
在野战状态下,“ZT-99A”的战斗射速不到1分钟四发,而其设计射速为7秒一发。
差距就出在装填手身上,而“ZT-99A”采用的还是半自动装填机,只需要装填手把发射药包推进炮膛。
这次,又有10多辆坦克与战车被摧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