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迢曼当局发来的外交照会,科威特的归属与主权,由伊拉克与科威特的所有公民进行投票表决。
这个提议,等于承认科威特是伊拉克的一部分。
伊拉克有2000多万人,科威特只有不到300万人。在萨达姆政权的鼓吹之下,几乎所有伊拉克人都觉得,科威特原本就是伊拉克的一个行省,因此出兵吞并科威特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样的表决有什么意义?
此外还有,伊拉克军事入侵在先,凭什么要求联合部队停止军事行动。
哪怕举行公投,也要让伊拉克先撤军!
总而言之,迢曼当局根本没有协商的意思。
要说的话,因为连转圜的余地都没有,所以连最后通牒都算不上。
结果就是,在昨天晚上,周涌涛下令召回了驻迢曼帝国,以及驻其他西陆集团成员国的外交人员。
也就只比迢曼当局发来召回晚了几个小时而已。
随后,周涌涛亲自给所有盟国领导人,以及出兵参与联合部队的其他国家的领导人打了电话。
忙到今天凌晨,给几十位国家领导人,周涌涛把同一番话说了几十遍。
主要就是,挑明帝国在此事上的基本立场。
肯定不会妥协,哪怕跟以迢曼帝国为首的西陆集团直接交战。
用周涌涛的话来说:能够谈就继续谈,要打也奉陪,任何性质的恫吓与威胁对帝国都没有用。
在关系道义的事上,帝国绝不会妥协!
休息4个小时,周涌涛就召集外交大臣等主要外交官员,召开了外交系统高级会议。
显然,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稳住外交。
虽然说有几十个盟国与友好国家,但是在迢曼帝国无端指责的情况下,帝国得争取获得更多国家的同情与支持。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通过外交行动占领道义制高点。
只是,在科威特这件事情上,还真是扯不清道不明。
在历史上,科威特确实是伊拉克的一个省。
上次大战期间,梁夏帝国攻占波沙湾之后,为了增强对波沙湾的控制力度,也为了打击前宗主国,布兰王国在当地的影响力,通过军事占领强行把科威特分割了出来,并且扶持了现在的科威特王室。
为此,还由帝国皇帝册封科威特国王,并为科威特王室提供安全担保。
这个安排,还跟忒尔共和国有关。
一个四分五裂的穆阿族,明显更加有利于忒尔共和国在当地重建殖民统治秩序,也就更符合忒尔共和国的利益。
至于迢曼帝国,为了维护与忒尔共和国的有好关系,并没有表示反对。
战后,科威特也是依靠跟梁夏帝国的关系,才获得国际社会承认。
至于发现油田,那是后来的事情。
在让科威特独立出来的时候,梁夏当局的意图,其实只是希望在波沙湾地区获得一块牢固的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