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廉明阳也很无语,不过能够及时返回阿特劳,其他的都不重要。
大概一刻钟后,一架空军的“运-9”到达。
这种战术运输机能够在经过平整的野战跑道上起降,其主要价值,也就是在前线与后方之间往返。
运输机并非专程来接廉明阳他们,而是送来了部队所需的物资与设备,只是在返程的时候顺带捎上了两名陆航的飞行员。
还是一架“运-9B”,并非最新的“运-9F”,表层漆掉了不少,也许是来自预备部队。
不过这个时候,没有人会在乎那么多。
当然,运输机没什么舒适性可言。
内部也很陈旧,至少有半数座椅没有皮套,有一些座椅连安全带都没,感情就像是用破烂拼凑起来的。
在起飞的时候,剧烈的颠簸,让廉明阳觉得这架破飞机随时都有可能散架。
还好,最终飞了起来。
大概一个小时之后,也就是9月12日的凌晨5点左右,运输机到达阿特劳北面的空军基地。
名为空军基地,实际是一座综合基地。
在机场的外面,就是一座陆军的营地。
此外,机场也是跟陆军共用。
只是,陆军的直升机集中部署在靠近军营的这一侧,而跑道所在的一侧主要用来部署空军的作战飞机。
要说的话,阿特劳本来就是东方集团在阿斯特拉罕方向上的头号军事据点。
守卫阿斯特拉罕的作战部队,准确说是支援部队全都部署在阿特劳的周边。
除了这座空军基地之外,在西边还有一座大型陆军基地,而在东边则是一座由陆军代管的军用列车站。
简单的说,阿特劳是该方向的战略支撑点。
汤伯雄没乱说,陆航增援部队已经到达阿特劳,也确实是一个空中突击旅,只是武装直升机就有一百多架。
其中,至少有一个营装备的是“直-10A”。
大部分直升机都是刚刚送到,地勤人员正忙着把在运输途中拆下来的部件,比如旋翼装上去。
显然,这些武装直升机都是刚出厂的新货。
让姜尚贵去搞清楚情况,也就是那些“直-10A”的状态,以及什么时候能出动,廉明阳才去了司令部。
见到该旅指挥官的时候,廉明阳吓了一跳。
竟然是郑直爽上校,廉明阳之前在陆航的顶头上司。
这个郑直爽也很有来头,他是郑江明的小儿子,比廉明阳大差不多30岁,在二十多年前就是陆航飞行员。
用他的话来说,廉明阳在穿开裆裤的时候,他就驾驶直升机在波伊国上空翱翔。
廉明阳参军的时候,他就已经是陆航上校,并且在四年多前,因为健康的原因,提前从陆航退役。
按照惯例,郑直爽在退役后成了陆航的预备役军官。
“陆航少校廉明阳前来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