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是“攻-9”的主要武器,而且暂时没有替代品,所以帝国陆军才保留了这个口径的弹药。
不要忘了,不管是步兵战车,还是武装直升机,用的都是30毫米机关炮。
此外,帝国海军的近防系统,使用的同样是30毫米机关炮,还能跟陆军的机关炮共用弹药。
至于空军的战斗机,在20多年之前就统一使用30毫米航炮。
其实,30毫米不但是帝**队的标准口径,也是东方集团的标准口径,被集团所有成员国采用。因为40毫米不是标准口径,所以没有纳入集团的后勤保障体系,得由帝**队自行承担。
40毫米弹药,还要追溯到第二次全球大战的高射炮。
按东方集团的内部协议,“攻-9”将是最后一种装备40毫米机关炮的作战平台,此后就将淘汰这种口径的武器。
哪怕需要介于30毫米与100毫米之间的中等口径弹药,也会考虑更大的口径。
不出所料的话,下一代步兵战车上使用的,应该会是60毫米机关炮,而且极有可能选择埋头弹。
只是现在,“攻-9A”的40毫米加特林机关炮,依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简单的说,这门机关炮能摧毁任何运动的目标!
主战坦克也绝不在话下。
在理论上,40毫米次口径穿甲弹能打穿250毫米厚的装甲,而放眼全球,没有一种主战坦克的顶甲厚度达到250毫米。
连ZT-99B的顶甲厚度都在100毫米以内。
关键还有,40毫米高爆弹,对人员的杀伤威力相当于手榴弹的5倍。
通常,在“攻-9A”的弹药箱里面有三分之二是高爆弹,毕竟在战斗当中,需要用穿甲弹摧毁的目标不会太多。
大部分都是软目标,高爆弹就足够了。
虽然只飞来了几架“攻-9A”,司徒麟只看到了4架,也许是6架,但是足够让北面的敌人喝上一壶了。
关键就是,除了40毫米机关炮,“攻-9A”能挂载数吨炸弹。
在极限情况下,“攻-9A”最多能携带16枚500千克级航空炸弹,或者质量相当的其他弹药。在帝国空军的弹药库里面,有集束炸弹、凝固汽油炸弹等特种弹药可供使用,还能够随意搭配。
执行范围轰炸,主要使用的就是凝固汽油炸弹。
这种在上次大战中诞生,并被帝国空军“发扬光大”的特种炸弹,是对付暴露人员的大杀器。
在波伊战争中,凝固汽油炸弹的用量也很巨大。
此外,在凝固汽油炸弹的基础上,还开发出了威力更大的云爆弹,也就是通常说的燃料空气炸弹。
出于习惯,帝国空军仍然使用“凝固汽油炸弹”称呼这种类型的弹药。
这些“攻-9A”首先用上的就是凝固汽油炸弹。
在投弹之后又飞了回来,用机关炮扫射轰炸区域之外的敌人。
不过,飞来的可不止是“攻-9A”。
南边还有一架飞机。
同样是一架攻击机,即“攻-2”,帝国空军在战后研制与装备的最后一种使用螺旋桨驱动的战术作战飞机。
在波伊战争中,“攻-2”一直都是帝国空军最主要的近距离支援力量。
不过,在波伊战争结束之后不久,帝国空军就退役了所有的“攻-2”,并且将最后采购的几十架移交给陆军航空兵。
只是,陆航没有将其当成攻击机使用,而是改造成了战场观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