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拯救两河国,只能是纽兰大军。
从军事层面看,只有纽兰共和国正式出兵,哪怕只是派空军过来,波伊当局才会正式向梁夏帝国宣战。
当然,还有东望洋。
要说的话,当前的局面,已经是战后几十年来,对纽兰共和国最利的,已经到收复霍瓦依群岛的绝佳时机。
即便在当初的波伊战争时期,梁夏帝国在东望洋上的兵力都没有现在这么羸弱。
别看在东望洋上有5艘航母,可是仅3艘大型航母在霍瓦依群岛那边,另外的2艘超级航母在西南东望洋。
更加重要的是,这2艘超级航母属于机动部队,而且主要是面对梵炎洋。
也就是说,如果南方次大陆这边爆发战争,这2艘超级航母就会被派往梵炎洋,而留在东望洋的就只有3艘大型航母了。
相对而言,纽兰海军能在半个月之内,把部署在东望洋的航母增加到5艘!
如果算上背靠本土,纽兰海军在霍瓦依群岛方向的优势就更加明显了。
这个时间窗口不会一直存在下去!
从当前的局面来看,最快一个月之后,击败两河国之后,梁夏帝国就能通过增加部署在巴铁的航空兵,就能够用一支舰队封锁梵罗国,在东望洋上保持5艘航母,从而保持足够的兵力。
哪怕没有在1个月内战胜两河国,梁夏海军也会在2个月后,获得2艘完成维护保养的大型航母。
到时,仍然能在东望洋保持5艘航母。
半年之后,随着封存的航母重新投入使用,以及大修的航母重新入列,梁夏海军的实力将达到开战后的第一个高峰。
摆在纽兰共和国面前的现实非常残酷。
错过这个时间窗口,就再也别想夺回霍瓦依群岛了!
霍瓦依群岛又不是大陆,土著居民总共不到10万,也许再过几十年,就都成了梁夏帝国的臣民。
此外,还有西南东望洋,也就是奥国。
在上次大战的后期,也就是布兰王国战败之后,梁夏帝国就出兵奥洲,控制了这块原本属于布兰王国的殖民地。
严格说来,奥国当时在名义上依然是布兰王国的附属国,只是拥有自治权。
不说别的,奥国的国家元首,即总督,依然是由布兰王国的国王任命,而且奥国在法理上属于布兰王室的海外领地。
在获得了实质性的独立之后,总督就只是一个象征,大权掌握在总理手上。
因为布兰王国已经战败,而且纽兰共和国也丧失了在东望洋上发动反击的能力,连东望洋舰队都全军覆灭,所以在梁夏帝国大军压境的情况下,奥国当局做出了理智选择,向梁夏帝国投降。
问题,就出在这里!
在策划投降的时候,奥国的那些政客,不知道是脑袋进了水,还是哪根脑筋搭错线,竟然要公开投降。
按战后的解释,奥国领导人希望通过公开投降,争取更多的优待条件。
比如,确保奥国在战后依然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不会因为战败而沦落成为梁夏帝国的殖民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