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从长远看,特别是控制了波沙湾,金元跟石油挂钩,以及在全球范围内的扩张,都给帝国带来了实质性的好处,可是只要第三次全球大战不可避免,这些所谓的好处就全都是镜花水月。
可见,帝国在第二次全球大战当中获得的好处,全都是不确定的。
正是如此,帝国高层在最近几年,一直在讨论,是否有打全球大战的必要。
要说的话,在能不能通过全球大战获得实质性利益的问题上,帝国高层基本上已经达成一致。
现在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其实是除了全球大战之外,还有别的手段吗?
当然,这种战略层面的问题,仅限于高层。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丁镇南提出了那套有名的军事理论,并且引起了周涌涛等帝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关键就是,丁镇南提出的军事理论解决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不是说按照速决战的思路打全球大战,而这套军事理论,从战术层面否决了全球大战的价值。
或者说是证明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不管帝国怎么努力,都无法打赢全球大战!
严格的说,梁夏帝国并没有取得第二次全球大战的绝对胜利,因为大战结束时,纽兰共和国没有战败投降。
既然无法打赢全球大战,为什么还要打全球大战呢?
可惜的是,丁镇南“出身”的时间太晚了。
如果能早几年,哪怕在新历144年的时候,有人提出了这套军事理论,或许就不会出现当前局面。
多出3年时间,帝国能够做很多事情。
说得直接一点,如果没爆发全球大战,那么在打赢了波沙湾战争之后,帝国能用3年时间打一场规模更大,也更具震撼性的战争,也就有把握通过这场战争,让迢曼帝国与纽兰共和国知难而退。
其实,相关的战略计划一直都有。
按最后一次做出的调整,在波沙湾战争结束后,帝国将通过支持巴铁,发动以肢解与蚕食梵罗国为目的的地区战争,从根本上消除最大的切身威胁,并且通过实际行动检验由周涌涛提出的“蚕食战略”。
以帝**队在波沙湾战争当中的表现,打垮梵罗国不是什么难事。
要说的话,只要针对梵罗国的战争打响了,全球大战将成为历史。
道理也很简单,其他超级霸权肯定会效仿,或者说被迫效仿“蚕食战略”,从根本上改变以全球大战为代表的对抗方式。
这样一来,超级霸权都会走上蚕食周边小国的道路,而在上次大战之后建立起来的,以结盟为基础的全球秩序就将土崩瓦解。
关键还有,只是蚕食周边的小国,就足够超级霸权忙活几十年了。
其实,这也是战略转型。
简单的说,就是由之前的决战性质的全球大战,转变为持续数十年的,以战略扩张为根本目的的局部战争。
进入扩张时期,所有的扩张战争都有明确目的,或者说都以增强本国的实力为目的。
要说的话,这也是周涌涛坚决主张首先拿梵罗国开刀的原因,而且第一步就是要肢解梵罗国。
一个统一的梵罗国,谁都吞不下。
就算梁夏帝国,一次吞下有7亿多人的梵罗国,也肯定消化不良,到最后甚至有可能被活活撑死。
显然,蚕食才是理想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