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吕宋(3 / 4)

朱瞻基笑道:“许柴佬已经做的很好了,我们只需要加大对他的扶持力度就好。”

许柴佬虽然作为巨富,传授当地土人农渔工商先进技术,大兴造船、纺织、制陶、种茶诸业,但是他的力量有限,即使有这些技术,也都只是初级的加工工艺。

这一点是符合大明的利益的,因为这种初级的技术恰好是将这些土人拉上大明这条船的手段。

只有让当地的土人学会开始享受,他们才能知道大明的丝绸比土布更舒服,才能知道大明的茶叶比吕宋的茶更香,才能知道大明的瓷器比粗制乱造的陶器更精美。

朱瞻基要做的就是加大对技术输出的控制,一些先进的技术不能传授给他们,然后就是加大对许柴佬的扶持,增强他自身的武装力量。

所以,他要求孙林他们针对吕宋的实际情况,做出一份计划,争取将吕宋岛的土人们都绑上利益环节,让他们甘心情愿被大明利用,成为大明发展的基石。

这可比大明劳师动众地发动战争要划算的多。

如今世界处处都是地多人少,道路崎岖,即使发动战争,他们往山里一躲,想找他们都不容易。

西方各国对世界的占领,充满了暴力和残忍,其实这主要是他们人数太少的原因造成的。

在征服美洲的过程中,他们的人数根本不能控制当地的局势,为了安全,他们只能杀杀杀。

但是大明的人数要多的多,完全没有必要利用这种极端的手段。而且,东方的儒家文化虽然会消磨掉人的脾性,但是在统一思想,教育潜化方面,有着非常大的优势。

所以,恩威并济才是正道。

当然,这并不是说就不用使用暴力,最少在南洋这些已经认同了大明高高在上的民族面前,不需要动用暴力手段。

至于那些不服从大明统治的民族和部落,自然要从肉&体上把他们消灭。

傍晚时分,大明的舰队已经抵达了后世的林加延海湾,但是因为船队庞大,大部分船只都不能靠近海岸,只能分散开来,绵延了数十里。

天色已晚,也不能靠岸,所以朱瞻基的旗舰并没有靠岸,等待明日天亮再靠岸。

不过,一艘传令船接上了岸上迎接的许柴佬和一帮土人的部落首领,来到了朱瞻基的旗舰。

这里面,就要属今年已经五十岁的许柴佬最为激动。

许柴佬的祖籍泉州晋江深沪镇,其父在朱元璋大力打压大食商人期间趁势而起,积攒了不少家底。

但是后来朱元璋施行海禁,已经尝到了甜头的许家人舍不得放弃南洋贸易,就以许柴佬为首,直接带领一支船队以吕宋为据点,继续发展海贸。

永乐三年是许家的转折点,他因在吕宋声名远扬,颇具声望,他被郑和任命为吕宋总督。

虽然这个职位在大明的官场序列里面并不被承认,但是最起码有了一个官方身份。

有了这个身份,他就能无所顾忌地返回福建,并且从福建带来了更多的人和技术。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