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我的大明新帝国 > 第一零八章 国家与民族

第一零八章 国家与民族(6 / 6)

这个时候,就需要对华夏民族的内部架构,进行更近一步的细分,分级,却又不能形成封闭的阶级。

文化上的融合,是必须积极的,正面的。但是具体措施,就要区别对待。

差不多就是这么一个意思。

对于这个任务,数十个孔家宿儒花费了大半年的时间,三易其稿,终于又拿出了了更全面的学术。

但是,朱瞻基依旧是满意又不满意。

满意的是他们按照朱瞻基的意思,对民族和国家进行了非常合理的阐述,对一些不能调和的矛盾点,也进行了细致的分类。

比如说在国家和民族,亲族的优先上,他们按照天地君亲师的分类,将国家大于民族,大于亲族给确定了下来。

这样一来,就再也不怕那些儒家墙头草,两边靠了。谁要是还想当汉奸,就要考虑一下身后名了。

看着眼前的孔氏族人,朱瞻基却想到了后世的那个大名鼎鼎的六十四代孙的衍圣公。

顺治元年,孔胤植上《初进表文》,表示自己愿意归诚清朝的意愿。这份奏疏极尽阿谀奉承,任何要脸的人看到都会脸红。

第二年,朝廷颁布剃发令,孔胤植率领族众威望族人率先剃发,并向清廷上奏了《剃头奏折》。

这就是国家与民族概念没有成型的时候,一般家族的正常做法。在他们看来,不就是换个皇帝坐江山嘛,哪怕这皇帝是异族。

但是现在有了孔家写的《国家与民族》一书,这孔家今后怕是不敢再这样做了。

不满意的是,孔家仍然没有把民族与国族之间的关系阐述清楚,不过这是小节了。

近代的民族主义所指向的,都不是那些一般人类学、民族学意义上的原生性民族,而是具有建国冲动的、与近代国家密切相关的国族。

然而,晚清在从日本引进“民族”(nation)这个词的过程之中,并没有区分民族与国族的不同,日本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因此民族与国族具有高度的同一性。

但中国历史上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帝国,内部包涵着众多的民族与族群,将仅仅拥有民族自决权的民族与拥有国家独立主权的国族混为一谈,由此埋下了后世概念上的混乱和现实中的困境。

比如后世的少数民族优待政策,就是一个笑话,因为一个统一的主权国家和加盟国家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人为地将民族区分开,造成差异对待,形成了民族融合的困境。

这一点上,法国就做的比较好,他们虽然也是多民族,多人种的国家,但是他们从来不进行区分,统一称为国民。

但是他们自己的文化底蕴太浅,主体国族和文化融合不了其他民族。

大明却没有这方面的顾虑,汉族是当然的国族,华夏民族是统一称谓。汉族也有足够多的人口,足够深的底蕴来融合其他民族。

所以说,这本书只需要简单地进行修改,就可以出版,然后让天下人学习了。

朱瞻基已经准备好在新年大朝会上提出这个计划。

不过在此之前,还需要做好铺垫,筹备了这么久,也该拿出报纸了。

(这一章写的最艰难,七千字写了十个小时,却不知道大家会不会喜欢……)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