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原本准备的是足够三十万大军,两三年的粮食,现在人数少了一半,等于有一半的粮食大明主动给了他们,只要他们把剩下的一半运到碎叶城周边。
这种利益关系比任何结盟更加稳定,特别是那些已经投靠大明,将大明看做是宗主国的部落,得到的好处更多。
陈诚现在能在河中混的风生水起,甚至把原本跟大明仇视的乌兹别克人都拉拢住了,主要靠的还是这种利益输送。
没有利益,乌兹别克人怎么舍得派出超过五千骑兵,去帮他打一场仗。
打仗可是要死人的。
而除了现在最苦的乌兹别克人,其他部落也各有所求,他也才能凑出这支人数达到一万的大军。
可惜的是,一开始没有计划,也没有接到命令,他不敢跟郑亨借兵。
否则的话,只需要五千大明的火枪手,陈诚就能有信心击退斯拉夫人联军。
他很清楚朱瞻基对林三他们的布局,也知道朱瞻基对汉人在这极西之地落脚的重视。
但是再重视,林三他们也不过是一帮平民,要是因为他们,问郑亨借兵而误了皇上的大事,就连朱瞻基都保不住他。
当然,更大的可能是郑亨直接将他赶出去。
连他现在跟这些部落的承诺,都还是没有汇报就自作主张。
他也知道少做少错,多做多错,但是他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林三他们被团灭。
现在他最大的希望就是林三他们能撑住袭击,否则的话,就只能等到攻下了撒马尔罕,然后才能给他们报仇了。
西北地域辽阔,他得到消息的时候是在大清湖的乌兹别克人部落,而大清湖距离唐林城足有五千里。
这还只是地图上的距离,实际上,许多地方还要渡河,绕路,行程更加艰难。
哪怕他们都是骑兵,一天的行程也不能超过三百里。他现在只能是尽人事,听天命。
但是局势比他想的更加乐观,林三他们虽然只是百姓,但是全部都是身体强壮的青壮,而且大部分原本就是土匪,山贼。
这些人平时可能会贪生怕死,但是在这毫无依靠的地方,只能抱成一团,共同抗御。
而斯拉夫人虽然耐寒,也只是相对而言,他们也是人,也需要充足的补给,在没有东西吃的时候,他们也会被饿死,冻死。
被围攻半个多月以来,虽然数次他们几乎都要攻进了营寨,木制的围墙和拒马都烧毁了一大段。
但是这种时候,所有人都会万众一心,共同杀敌。
他们不知道敌人的数量有多少,都是那些部落来的。但是他们知道,只要被攻破防御,他们这些人都活不了。
这不是个人的私仇,这是不同民族为了活命,为了地盘的斗争,必须以一方被消灭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