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我的大明新帝国 > 第一三零章 静与动

第一三零章 静与动(2 / 5)

张氏对这个地方也很满意,这个时代,人们对身后事的重视,甚至要超过对活着时候的重视。

整个应天府禁止娱乐一月,那些青楼画舫戏院都停止一月营业。

但是,这些场所也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因为教坊司这边划拨了不少经费,为朱高炽的离世排戏,可以弥补一些他们的损失。

整个京城陷入了平静之时,解祯期他们这些新晋进士的安排却没有停顿下来。

解祯期原本按照惯例,会被任命为翰林院修撰,但是这次被安排到了吕宋布政司东山州从五品知州。

吕宋如今被分为四片,主岛北方以后世的科迪勒拉山脉为界,东侧的属于后世的卡加延河谷,是一大片平原,有内地几个府大,全部都是平原和良田。

由于人口稀少,只被划作一州,称为东山州。

这片区域现在还没有经过开发,在朱瞻基的计划里,这里不仅是以后的水稻,甘蔗产区,也将会是橡胶的主要产区。

将解祯期安排在这里,朱瞻基也是希望他能保持本心,好好做点事。

而科迪勒拉山脉以西,这里是主要航道,资源丰富,吕宋最大的金矿碧瑶金矿,也位于这里。

因为这里经常要跟商人,矿监打交道,人事关系复杂,朱瞻基不愿解祯期早早被染黑。

在碧瑶以南的大部分区域,以后世的马尼拉,现在的北明街为中心,被划作了北明府,这里给许柴佬家族留了下来。

他们家族在这里已经发展了近二十年,当地的农业,手工业,都是许柴佬发展起来的,要是派了别人来摘桃子,反而会造成不少矛盾。

反正许柴佬年纪已大,没几年好活,想要往北明府掺沙子,等他死了也不晚。

而吕宋南方的大片岛屿,包括卡拉棉群岛,巴拉望岛的大片区域,如今这里还属于是过渡区,被设为千岛州,如今属于海军代管。

这片区域跟苏禄国接壤,苏禄国如今已经变成了大明苏禄承宣布政使司,不过大明只是委派了少数官员监管,主要还是依靠原本的三王管辖。

只有贸易权,被內监拿了过来,因为要依靠贸易获取盈利,这样才能对他们进行援助和帮扶。

以督马含为首的土人首领,他们并没有认识到经济大权的重要性,对他们来说,大明的商船源源不断地给他们运来改善生活的物资,投靠大明就是划算的。

而且,有了大明海军的保护,他们根本不用担心周边的部落起来造反,也不用担心海盗。

他们如今在內监的引诱下,也都拿出了大笔资金进行香料种植,被內监的一帮太监彻底腐化。

解祯期被任命为知州,这可是一州主官,如果是在大明境内,是不可能安排如此高的级别。

但是因为在吕宋,所以并没多少人反对。

这也是因为解家满门在朝中的影响颇大,若是一个普通的状元,恐怕早就被弹劾了。

而榜眼刘矩,探花于谦,按照惯例,被安排在了翰林院编修。

刘矩、于谦和解祯期不同,他们两人从来没有进过官场,所以他们两人不可能像解祯期一样,直接就想到底层去历练。

对解祯期,他们只有羡慕,却没有嫉妒。因为解祯期自身的条件是他们根本不能比的,没有几个人能够像解祯期一样,不仅父辈位于权利中枢,还是跟太孙一起成长起来的。

刘矩是个喜欢做学问的人,进翰林院是他自己所期望的。

但是对于谦来说,他却更愿意做点实事,因为他自幼接受的家风教育,主要就是以职事官为主。

不过,他没有解祯期的底蕴,所以并不敢向吏部提出自己的想法。

在他想来,进翰林院也好,他们家族三代已经远离京城官场多年,在京城的关系大多已经淡薄,也需要他在京城重新奠定关系网。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