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我的大明新帝国 > 第一三四章 爷孙

第一三四章 爷孙(2 / 5)

就在战争进行进行的最激烈的永乐十九年,搁在以往,战争会严重影响到百姓的生活。

可是这一年,大明似乎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除了粮食产量略微下降,这一年朝廷的税赋增加了三成,各级政府的财政支出相应有所增加。

而赚的最多的还是內监,如今国库丰裕,内库的金子更是堆成山。

还没有抵达应天府,看到这些报表,朱棣脸上的笑意就一直没有停下过。

这个孙子,干的比自己想的还要好。

这当然不是因为朱瞻基收了更多的税,而是因为现在朝廷内外,文臣武将,全部都被这个孙子收服。

有时候,朱棣也不免有些失落,因为这样看起来,大明有没有自己,一点影响也没有。

但是,他更多的是后继有人的开心。

毕竟,他今年已经六十二岁,而不是四十二岁。

船到宁波,一艘五层的大型楼船替换了朱棣的旗舰。

这艘五层的大型楼船并不比海船小多少,吃水比海船略浅,但是装饰的份外奢华。

船头和船尾各有一座大型的蒸汽机,四个滚轮经过了特殊设计,有深浅两种前进方式,不仅能在河道,也能在大海中航行。

朱棣登上这艘龙舟,都忍不住有一种大开眼界的惊讶。

被朱瞻基按照后世二十万吨豪华游轮内侍设计出来的这艘船,超出了这个时代整整五百年。

坐在这艘船上三层的雅间,看着二层平台上戏班唱戏,朱棣甚至有一种不想下船的感觉。

前来迎接朱棣的王彦和张贵妃说了朱瞻基不少好话,实际上,不用他们说,朱棣出征的这几年间,朱瞻基的行为也无可挑剔。

从宁波返回应天府,舰队全部换装上了蒸汽帆船,因为要从长江逆流而上,普通的海船,需要好几天才能抵达应天府。

但是换了蒸汽帆船,一日夜的时间,就能从入海口抵达应天府。

六月二十六日一早,朱棣的龙舟抵达了应天府阅江楼码头。

以太孙瞻基为首,应天府所有六品以上官员,全部到码头跪迎。

但是这些都没有吸引住朱棣的眼光,他的眼睛,盯在了一辆停在码头上的火车上。

阅江楼码头开始并没有通火车,为了迎接朱棣的归来,特意延长了一段铁路,让火车能直接开上码头。

看着这个钢铁怪物,朱棣楞了半晌,才问道:“这就是火车?一次能载人上千的火车?”

王彦恭敬回答:“如今的火车力量不足,现在能载人五百,一个时辰还能跑出一百六十里。”

关于火车的资料,朱棣早就已经熟知,想到修好了道路,这火车一日就能行驶一千九百里,依旧让他震撼不已。

有了蒸汽机的反作用力,如今的船只靠岸不需要像以前那样硬着陆了。

舰船只是轻轻一顿,就靠在了码头上。几个水手连忙用四根粗绳,前后交叉,将旗舰固定了起来。

岸上响起了剧烈的炮声,朱棣知道这是礼炮,并没有惊讶,但是跟着朱棣一起来大明的西域各国的代表们,却被这炮声吓了一跳。

九声礼炮响毕,岸上的乐师们奏响了礼乐。码头上,以朱瞻基为首,文武百官分列两边,齐声高呼:“恭迎陛下凯旋!”

一声一叩拜,三声完毕,一座铺着红毯的扶梯才被推到了舰船旁边。

朱棣心潮澎湃,一马当先登上了扶梯,从船上走了下来。

码头上,朱瞻基再次跪下高呼:“孙瞻基恭迎皇祖归国。”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