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我的大明新帝国 > 第三章 克太子

第三章 克太子(3 / 5)

大明的沿海地带,如今发展的都非常兴旺。但是内地和北方,虽然也在向前发展,却发展缓慢。

如今的东部,南部地区的经济,占据了整个大明经济水平的七成以上。

也就是说,从中原开始向西,占据了大明本土八成以上土地,四成的人口的区域,经济收入只占了三成。

东南地区的经济兴盛,已经开始影响朝局了。朱瞻基开始考虑过迁都,但是因为还要控制东洲和南洲,他又一直下不定决心。

南洲和东洲的外领土对大明本土的经济促进是十分巨大的,粮食,橡胶,石油,矿产,羊毛等等,都是如今大明工业腾飞的原料。

而迁都,涉及的问题非常大。

而且,朱瞻基也没有考虑好,到底将首都迁移到哪里才合适。

如今的大明不仅仅是个大陆国家,更是一个海洋国家。首都绝对不能考虑长安,北平这样的城市,必须要有便利的航运。

从这个角度考虑,长江上游的武昌府非常合适,那里是腹心区域,辐射性更好。

但是,如今的长江可不是后世经过多年治理的长江,云梦湖还在不停地向南移动,每年水灾不断。

虽然现在每年耗费巨资在治理河道上面,但是也只是修修补补,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而且更重要的是,武昌府那里没有龙脉,几乎所有的大臣都不会支持迁都武昌府。

所以,朱瞻基目前只是准备将武昌府建成大明最大的工业中心,依托那里便利的交通条件,将工业产品畅销全国。

这些年,黄河上面已经修建了四座桥,但是长江上面,只修建了武昌长江大桥。

后世的南京长江大桥建成了以后,万吨巨轮就不能再进长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栓塞,这个经验教训朱瞻基记的很清楚。

在还没有实力修建跨度更高的桥的时候,在长江上修桥,是不利于后代发展的。

所以,大明的火车南北交通,目前只有武昌长江大桥可以直接过,那里也成为了真正的交通咽喉。

如今,武昌府的发展非常迅速,汉口已经超过了应天府,成为大明发展最快的地方。

但是,朱瞻基想要依靠这种政策性的倾斜,发展中西部地区的计划,依旧任重道远。

火车穿过了应天府,直接停在了东华门外的皇家医院门口。

朱瞻基从车上下来,就被等候在那里的于谦迎进了医院。“老总理的情况非常不好,从昨天到现在,都没有醒过来。”

朱瞻基叹了口气道:“潜九为了大明殚精竭力,朕愧疚于他。”

于谦道:“老总理求仁得仁,臣以为,他并无遗憾。”

朱瞻基看了看头发花白的于谦,笑道:“朕记得廷益与朕同寿,今年也六十五了。”

于谦点了点头道:“臣已见老态,但是陛下依旧龙威不减……”

的确,六十五岁的朱瞻基依旧如同一个壮年,除了饭量略减,依旧可以夜御两女。

这都是因为长期练功的缘故,可惜的是,虽然皇室依旧大力推行道家养生功,但是能练成的人寥寥无几。

在众人的簇拥下进入了医院,朱瞻基摆了摆手,其他人停下了脚步,只有于谦和李亮几人,跟着他进了抢救室这里的走廊。

东平公主看到父皇,小碎步走到了朱瞻基的跟前,福了一福,挽着他的手臂撒娇说道:“父皇,如今家翁病重,能否给英国公发电报,让他们通知申直,让他早点回来?”

因为成本的缘故,大明如今的电报线路在东部比较密集,但是西南和西北只有寥寥的几条。

英国公府镇守着后世的印度东部地区,驻地英扬府,也就是后世的孟加拉国吉大港。

最新小说: 不做女主做系统 特种兵:开局打爆一个连 红楼潜龙 三国时期之神界外传 明末:从游秦淮河开始 登基吧!大王! 纨绔小将军 帝国大闲人 烟冥望阡陌 亮剑:不装了,是我在辅佐李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