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我预想中的第二代车载火炮,目前,看起来只是个雏形,研发的道路也会十分曲折,比机械化要难上十倍,但这条路,无疑是我们继续前行的方向~!”
“光靠牵引火炮,一个炮架,加上火炮本体,是无法完成以上的设计理念,这是先天上的不足,车载火炮本身拥有发动机,全车供电,就有了一个相应的基础,有较大的冗余,完成下一代的电气化布局。”
“当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车身的火炮也将不仅仅局限于122毫米口径火炮,152毫米,乃至更大口径,都将适配这套系统,不过,想要适配大口径火炮,考验的不只是我厂的设计能力,还有红岩厂对于车辆发动机还有车身技术的吃透能力。”
“我们有信心完成这个阶段的设计研发工作,但我们需要时间,技术也有着其滞后性,可能,等我们研发出来,更先进的火炮技术已经出来,生产就已经落后,但这一代,依旧要走。”
李峰的声音突然拔高,教鞭重重戳在图纸空白处。
“因为这关乎第三代——智能化车载火炮!”
“智能化?”
坐在首座的装备委员会主任放下搪瓷缸,金属底座与桌面碰撞发出清脆声响。
邵主任目光也凝视在李峰的脸上,他没想到,李峰竟然连第三代的构想,都已经有了头绪,这可是连他都并不知晓的事情。
连他都感觉到震惊,更何况这些刚刚了解第二代车载火炮的首长们,智能化的构想,可是连他们都还没有任何思想准备。
“智能化具体指什么?”
“输入目标坐标系,火炮能在程序控制下自动完成定位、调整俯仰角度、装填弹药直至发射,一键完成发射。”
李峰从公文包中掏出个巴掌大的电路板,土黄.色的早期电路板,上面镶嵌着密密麻麻的铜箔元器件,几只指头大小的电容,裸漏着铜丝的电感器。
可惜的是,上面并没有集成电路,连数量不多的晶体管,目前来看,都显得十分愚笨。
“这需要晶体管技术的突破。”
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
窗外的枝条,随着微风拍打着玻璃,仿佛也在屏息等待。
“自1954年我国首次提出半导体技术研究以来,整整十二年过去,电子管依然占据着工业科技的主导地位。”
李峰记得两台拆开了的电台,新旧对比中,新电台内部已经采用了电路板,虽然目前看起来,布局依旧有些丑陋,没有工业美感,但笨重的老电台,依旧死抱着电子管不撒手。
“电子管体积大、功耗高、发热严重。”
李峰从文件袋中抽出几张曲线图,拿出了两台电台,作为鲜明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