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这些舱门都是高度密封性质的,通过圆形阀门转圈,一点点进行锁紧,如果出问题的舱室,管损问题没有及时解决,那等待他们的,就是被海水给灌满。
唯一通往下一个舱室的逃生通道,在被锁死后,舱室内遗留的处理人员,下场可以想象的到。
这就是潜艇独特的生存法则,无关残忍与否,一个舱室进水,如果不进行切断隔离,毫无意外,那会导致潜艇内部整体进水。
为了保护其他战友的生命,管损舱室的指战员,要么背水一战,把破损的管道,进行物理封闭,阻止海水的倒灌,要么,就是牺牲自己,保全潜艇。
鱼雷舱位于核潜艇最前方,是为一舱,随着“进水量”的增加,位于东海水下两百米深度的潜艇,毫无意外,头重脚轻,整体平衡被打破。
随着螺旋桨的转动,整艘潜艇将会以一个极快的速度,往海底方向继续移动,这艘潜艇设计的最大下潜深度为三百米。
不是说超过三百米后,潜艇会立刻被海水的压力压缩成一坨钢铁,而是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这个渐进的过程,就是这个舱室人员自救的时间,也是留给艇长发号施令的时间。
弹道导弹核潜艇在模拟事故中,头部开始呈现缓慢下沉的姿态,为了艇身平衡,靠近艇尾部的压载水仓开始大量进水,以缓解艇身头重脚轻的姿态。
压载水舱的进水速度如果比管损处进水速度要慢的话,还需要巧妙的利用潜艇成员的体重,来加快平衡的速度。
在艇长的命令中,听到音箱播放的声音后,中后端舱室,除重要岗位的人员,一个个通过圆形舱室通道,往舱尾窜了过去,利用身体重量给艇舱尾部加重“发码”。
“240米~!”
“260米~!”
“一舱室,你们还有还有60秒~!”
艇长没有丝毫感情的声音通过音箱,传递到了鱼雷舱。
多处破损的管道,正在呲呲喷汽(模拟漏水),在舱门关闭后,只能通过鱼雷舱有限的人员,一个个来解决管损点。
或是防水隔板顶住后,用液压支撑柱来顶紧,或是通过专用的管损修理套件,套上后锁紧螺丝,反正是没有拿胶带粘的。
水下的压力很大,潜艇内管路内部的压力更大,如果是真实的多处管损情况,鱼雷舱的此时的进水量已经到了人员腰间,不论是移动速度,还是维修速度,将会被大大降低。
临危不惧的江德福,也亲自上阵,拿起与隔壁一舱的通话机,开始指挥,了解一舱内的动态情况,汇报给指挥舱。
“一舱人员注意,我是江德福,先全力解决管泄露最大的区域,目前深度270米,目前时间还剩三十秒时间,请同志们不要放弃。”
一只眼睛盯着手表上的指针,一只眼睛看着深度表,江德福深呼吸了一口气,仿佛身临其境一般,甚至听到了潜艇的外部钢板在270米深度水压的挤压下,发出了“嘎吱嘎吱”的声响。
“一号管损已解决,正在处理二号三号管损~!”
一舱室传来的通报声,让位于舱门口的江德福,松了一口气,额头渗出的汗珠一滴滴的滴落在藏青色的军装上。
“报告艇长,请求车钟准备,二十秒后,一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