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每年不种地”
朱高炽忍不住再次问道。
老妪大声回道“种,俺家种了十五亩地呢”
这下,朱高炽不由更是有些疑惑,“那你们种下的粮食呢”
老妪有些惊诧的看了朱高炽,这才缓声回道“收回的粮食,要交佃租呢,还要给衙门交赋税另外,再给村内的王老爷去还一些粮食,家中男人与儿子要去劳役,还得带着足够粮食去,要不然就会饿死”
“这”
朱高炽已经听的有些害怕,继续问道“如今距离明年秋收还有七八个月,如果这些米吃完了,你们吃什么”
老妪面无表情道“只能去村中的王老爷家中去借贷一些”
“借贷”
朱高炽心中不由出现一种不好的感觉,连忙问道“如何借贷”
老妪道“借一升,来年秋收后,还两升,他们会借的”
朱高炽只感觉头皮发麻,感觉混身发冷,“那你们到了明年寒冬,又该如何”
老妪眼中下意识的出现一丝不知所措,“只能继续借贷”
朱高炽忍不住喃喃自语道“可是,明年借贷可以续起来,但后年呢,又或者大后年呢”
老妪渐渐呆滞住,她还没想到那么远,或许等不到后年,她便会死去,又或者
愣了半晌,老妪急忙道“后年,俺家孙儿就长大了,可以帮王老爷家里放牛、割草。
这般熬个几年,俺家孙儿再长大一些,就可以多租一些田地去种”
朱高炽又问道“那你家中之前的田地呢”
“之前的”
说起这个,老妪眼中恢复一些神采。
“没粮食吃食,借贷还不完,卖了一些前几年,为了给俺家大牛娶媳妇,便又把剩下的三亩地给卖了”
朱高炽不由喃喃自语道“可是,可是没了田地,你们今后怎么活呀”
“总有活法肯定会有的若是实在是不行,还能将自个卖了,卖给王老爷,或者李老爷”
朱高炽呼吸一紧,他今年负责内阁,查看着大明各地送上来的奏章,以为大明各州县百姓们的生活虽然艰苦,但温饱也应差不多了。
但是,他怎么也没想到,京师周边的百姓,便已经这般艰苦,甚至还未到年关,便已经到了借贷粮食地步,若是再借贷两年,便需要卖身为奴仆
一旁,老妪手端着那一碗米糠,愣愣的看着郭安,不知道该不该将这些米糠下锅。
但是,若是不下锅,她刚刚得到的那四两银子宝钞,就得还回去。
想着,老妪好像下定什么决心,朝着郭安乞求道“要不,贱妇去向王老爷借一升白米来”
“无需这般折腾了”
朱棣有些烦躁的摆了摆手,“你这老妇再去借白米,恐怕明年就得卖身。
咱一会去前面找家酒楼吃食,这些米糠,你还是给你家孙儿吃吧”
“那”
老妪眼中闪过一丝失望,随即仍是狠了狠心,将怀中的那四两宝钞拿出来,不舍的还给蒋虎。
“这四两宝钞,便还给贵人了”
“无需如此,相见便是有缘,咱再周济你一些”
朱棣重重叹息一声,对着蒋虎道“再给她十两宝钞”
“是,老爷”
蒋虎连忙再从怀中掏出十两宝钞,塞到老妪手中。
老妪顿时跪在地上,连连感谢,“多谢贵人,贵人真是菩萨心肠的大善人”
“好了,你快快起来吧”
朱棣沉声道。
老妪心中一惊,整个人不由自主的缓缓站了起来。
朱棣又问“你们这个村子,像是你家这种情况的还有多少家”
“我家”
老妪愣了一下,便连忙回道“我家还算是好的了,南边邻居,家中儿子去年服徭役,修河没带足粮食,连累带饿,倒在河里便没能回来,今年他家老汉应该也回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