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微臣一直忙于政务,也并未听到此谣言”
“陛下,微臣也没”
暴昭与郁新等重臣思虑片刻,还是微微摇头。
陈瑛急忙喊道“陛下,微臣冤枉啊微臣乃是都察院御史,是天子的耳目风纪,主要负责纠察弹劾百官,辩明冤枉
因此,微臣自当更加注重倾听朝堂上下,与民间百姓之声”
“嗯”
朱棣微微点头,又看向郭安。
郭安一脸坚定,“陛下,您也知道,微臣虽然不与人结交,但由于管着海贸商会,还有将军山工坊,对市井消息最是灵通。
微臣得知之后,便派人去查,从而查到那谣言就是陈瑛此贼放出来的
微臣实在是不知如何招惹了此贼,不仅造谣中伤微臣,还一直在陛下与众位朝臣面前,诬陷微臣
微臣恳请陛下派出锦衣卫,彻查此贼
观陈瑛此贼这般惧怕锦衣卫,陈瑛此贼必然经常诬陷无辜”
陈瑛一脸委屈
,“陛下明鉴,锦衣卫镇抚使王真与定海侯关系密切,而且锦衣卫最善笼络罪名,诬陷忠臣。
微臣并非不愿陛下彻查微臣,只是担忧微臣被人诬陷啊”
“这”
这么一搅和,朱棣也有些为难。
一旁,礼部尚书郑沂见此,连忙出言说道“陛下,此当小事,日后还可彻查。
为今最重要之事,还是安南之事”
“正是”
吏部尚书暴昭与户部尚书郁新等人,也都连连点头。
陈瑛虽然对郭安恨的入骨,但也是连忙点头,生怕朱棣与郭安还揪着此事不放
朱棣微微点头,便问道“尔等都说说,安南之事,该如何定”
暴昭与郑沂等人看了一眼,便说道“回禀陛下,既然安南耆老联名请求归附我大明,那便合该顺应安南百姓之意,将安南纳入我大明疆域”
“正是,陛下圣明,由我大明官员管理安南,乃是安南百姓之福”
“微臣附议,陛下应顺应天意,响应安南百姓之愿”
听此,朱棣眼中闪过一丝满意之色,便又看向李景隆与郭安两人。
“此事,曹国公与定海侯有何建议”
李景隆连忙拱手行礼,“回禀陛下,安南是我大明打下来的,当将其纳入我大明疆土”
郭安也说道“陛下尽管放心,安南人早已被我征夷大军打的服服帖帖,再加上那胡贼谋逆成功之后,苛待安南百姓,此次那些安南人,都是真心归附我大明。
哪怕他们日后有反叛之心,我大明也可再次将他们打的服服帖帖”
暴昭与郑沂等人不由一脸惊诧。
朱棣则是一脸满意的点了点头,“如此,朕便顺应天意,允许安南归附我大明,为我大明内郡”
“陛下圣明”
“陛下圣明”
所有朝臣都是一脸喜色,连忙恭贺道。
将安南设为大明内郡,是大明真正的疆土,远不是高丽燕国与倭国这些藩国可比
“改安南为交趾,设三司,十五府,分辖三十六州,一百八十一县陈氏诸王被弑者咸予赠谥,建祠治冢,并安抚安南两百多万余百姓”
“是,陛下”
“陛下圣明”
随即。
朱棣便让内阁与六部讨论,该派遣哪些官员前去安南
又或者,该派遣那些武官前去安南
至于定海侯与陈瑛之事,一众人都直接抛在了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