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
顺德王府内,焕然一新。
另外。
随着一封封书信,还有邸报传至整个大明。
整个大明的所有人,也都知道了定国公郭安,因玉米与番薯此种祥瑞之粮,而被封为大明顺德郡王,成为大明首位活着的异姓王。
而且,就连那位带回玉米番薯的商贾,沈庄居然也被封为子爵。
郭家四位农家大贤,也因培育有功,被封子爵
陛下与朝廷,居然如此看重玉米与番薯
想着,大明一众人,在满脸震撼的同时,忍不住又是满心激动。
“若是我等也可从海外寻来一样祥瑞之粮,岂不是也可封王,甚至封公侯”
“做梦,那位顺德郡王是何人,尔等是何人”
“那是,那是”
“只要给俺封个子爵,咱就满足了”
“放屁,就你这下个下个小溪都能淹死的人,还敢妄想出海,寻回祥瑞之粮”
“这些祥瑞之粮,必定是那些权贵与商贾的手中之物”
“这世道”
“能让你这龟孙吃饱肚子,你就感谢那位顺德郡王还有陛下吧,还不知足”
“嘿嘿”
于此同时。
顺德府邢台县,郭家村,更是喜气洋洋,所有郭家族人,都是满脸喜色。
他们郭家主房之人,居然成了大明郡王
甚至,还带动四个郭家族人,成为大明子爵
整个邢台县,都成了顺德王府的了
他们郭家,真正是一飞冲天
而他们这些郭姓之人,甚至是郭家亲戚,一个个也都跟着水涨船高,成为大明显贵之家
“刘知府到”
“王同知到”
“李知县到”
“谭指挥使到”
“李家”
“张家”
一个个顺德府里面,有头有脸的人物,都带着一大堆贺礼,满脸温和的走进郭家大宅。
不管他们是真心恭贺,还是迫于无奈,对于郭家,他们是不敢明面得罪怠慢。
远在江苏的一个小镇,也是这般热闹非凡。
他们沈家,居然从一个商贾之家,直接一跃而,成为了大明权贵
老祖宗保佑啊
就在大明各地所有官吏士绅百姓们,都在为大明新晋的郡王与子爵们惊叹连连之时。
留在京师的一众大明藩王们,也都带着他们去年一年的年终奖,开始大车小车的往各自藩地归去。
大明天气,也在逐渐变暖。
冰雪融化,土地解冻,河流之中的水流,也在开始缓缓涨。
见此情景,大明一众百姓,皆是满脸喜色。
“看此情景,今年应该是一个好光景”
“去年大旱,今年必然要多水”
“要是这会,我等就可以种顺德郡王派人寻回的玉米与番薯这些福瑞之粮,那该多好
今年,必然会大丰收”
“莫要啰嗦,抓紧出去多捡一些柴火回来,今年早点进行春耕”
“阿公已经等不及了啊”
“哈哈哈”
“你们这几个小兔崽子,莫要胡言乱语,常言,大灾之后,必有大疫
虽然不知今年会不会有大疫,但老天爷喜怒无常,谁知道今年会再出现一些什么来
咱村子内,去年有十个壮年随着太子殿下前去铺建道路,去年冬天不缺粮,是好过了许多。
但是,那是因为北方大旱,陛下与太子殿下,对我北方百姓的恩德。
今年,我等北方没有大旱,南方那些人自然也都争抢着想要去随着太子殿下铺建道路,也不会再轮到我们北方人了”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