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个声音,王青松扭头看去。
这是一个三十多的青年人,旁边还跟着五六个青年。
一行人也是穿得破破烂烂的。
这口音虽然不是四九城的,但确实是内地的。
“老乡,你们是哪里来的河南”
王青松好奇地问了一下。
对方点了点头:“嗯,俺们河南过来的。”
“你们怎么来这里了河南,离这里太远了。”
王青松也是很奇怪。
随后聊了起来。
聊了一会,他也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对方几个人是河南信阳的。
困难时期,他们那里可以说是十室九空,这些人一路向南要饭,勉强活了下来。
之前听说这里的事情,于是就逃这边来了。
过来也没有多少天。
跟着大部队从桥那边过来的,运气还算好,安全到了市区。
而刚刚的打人事件,则是因为工作的问题。
因为现在外来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很多语言都不通,一下多了很多劳动力。
工作是个问题。
女的还能进制衣厂,但是男人基本上都是没事情干。
于是扛包这种体力活,自然是首选。
问题是人太多了。
扛包在港岛这边是属于没什么人愿意干的,但是工资可不算太低。
可是这些人来了以后,对码头的工人形成了一个冲击。
这些人甚至连钱都能不要,只要保证他们以及家里人的一日三餐就好了。
都是想着,安稳下来以后,再好好找个工作。
于是现在港岛这边的码头工人形成了一个潜规则。
不让这些人过去。
王青松听完以后,眉头皱起来:“他们对我们内地人这么为难吗”
张铁柱摇了摇头:“也不都是这样滴,俺们来滴时候,好多人被遣送回去,这里好多人,都给俺们打掩护。让俺们跑,还给俺们吃滴。”
听到这话,王青松轻轻点了点头。
任何地方都有黑暗和光明的地方。
这些人住的地方是在外围的难民聚集地,这也是港府划出来的,不过那里的人太多了,条件非常的差。
不过也有人特地到那里,挑人去工厂里干活。
没被挑到的,就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而且被挑到的人大部分都是沿海的人,基本上都是会粤语的人,不然的话,交流一个很大的问题。
所以这些人一直以来都没被挑选上。
王青松脑子一道想法浮现了出来。
要是自己能弄个工厂,然后把这些人给弄过来,不知道行不行。
但是问题又回归到了之前的问题。
干什么。
他到现在都没找到合适干什么的事情来。
这两天出来逛游,就是想看看,有没有合适的实业能做做。
港岛说是向着轻工业去转型。
但是这里的轻工业,适合普通老百姓能接触的,主要其实就三种:成衣制造业、电子业(包括钟表,玩具),以及塑胶工业三种。
说白了,就是做简单的代加工。
也是港岛的主力行业。
所以,他现在想的就是弄个小厂子,先做起来。
慢慢摸透这边的路子。
毕竟做生意不是那么容易做的。
……
王青松看了看旁边,想过去又不敢过去的张铁柱几个人。
估计这些人也挨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