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他这么说,王青松便开口了,直接说道:“这个架子,清嘉庆年的,这五根毛笔,三根是同一年份,这根是清朝同治年,这根是民国的。”
说完,向着后面走去。
老杨在那里愣住了。
赶忙在后面做了记录,人则是跟了上去。
王青松拿着那个黑色石头碑帖,看了一下,大小是在三十公分长,宽二十工分。
随后张口说道:“这个说不出年代,但是超过了宋代。”
他的结论,完全是对比。
这个已经超出了他的认知,没有对比,自然也就没有结论。
杨总好奇的问了一下:“为什么看不出来”
王青松想了一下说道:“我没见过,也没摸过,所以就感觉不出来。”
听到这话,老杨感觉一阵的神奇。
点了点头。
记录了一下。
王青松见状继续在那里评论着。
“这个民国的……”
“这个应该是民国末期或者解放以后的,他们时间差距不是很大……”
一边说着结果,一边感慨。
老杨这里东西质量是真的高。
除了品级低的,随便拿出来一件都是大几十万的东西,能量也很充足。
都有些忍不住把能量吸收了。
他看的速度很快,每个东西差不多也就一分钟不到的事情。
加上和老杨时不时的说话聊天,用了一个小时,将所有的东西都给鉴定完毕了。
此时老杨已经有些目瞪口呆了。
先不说王青松点出来的东西里面有好几样和账本上对不上。
但是光剩下的东西,只是稍微看一眼,就瞬间说出年代来,而且都能对的上。
这就已经不得了。
要知道,这里的东西只是他藏品里很小的一部分。
但是这东西可是经过不少专家看过,别人看,每个东西怎么着也得看个半个小时才敢个答案。
这本事,就连外面几个评审,都不敢这么笃定。
王青松都鉴定完毕以后,看着对方笑道:“杨总,都看完了,要是不对的话,您也别在意。”
杨总从震惊中回过神来。
赶忙摇摇头:“没事!”
说完,琢磨了一下,对着旁边的人喊道:“李助理,把上面画圈的东西留下,让青松挑一件,其他的东西给收起来吧。”
听到这话,对方接过清单,看了看。
看向了王青松。
看到对方的目光,王青松摇摇头:“挑东西就算了。”
李助理见状看向了老板。
杨总看了看王青松惊讶了一下:“你不是开古玩店的吗不用担心,我说出去的话就不会反悔,不管你挑什么东西都行。”
王青松摇了摇头,笑道:“杨总,真不用了,现在玩古董的,要么是为了赚钱,要么是喜欢,您也不是为了赚钱的人,当然了,这点钱,您也不在乎,但是这里面肯定有您喜欢的,这已经不是钱的问题了。
挑了您喜欢的,我心里过意不去,让您说哪些东西已经不喜欢了,这有些掉价。
就没必要了,而且这些东西我那里都有。”
这些东西,他确实都能弄到,只不过是时间的问题而已。
那些在这年代的重宝,在六十年代也就是白菜价。
内地可能因为在六十年代就已经是文物的原因,有些不在市场上卖,但是在港岛这种东西很多很多。
老杨惊讶的看了他一眼,琢磨了一下。
失笑道:“你好像说的也有道理啊!”
随后在那里琢磨着。
但是心里对面前的青年又多了一分好奇。
这些东西他都有,这句话够霸气啊!
想了想,说道:“不过我这个人不喜欢欠人情。”
到了他这个层次的人,人情不是那么好欠的。
相比较这里几十、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古董,都比上他的一个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