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必要让对方来研究!
这是一个大工程。
其实现在芯片已经有了,只是出于第一代而已,第二代也在这几年陆续被研究出来。
第三代的微处理器芯片,再1971年,由因特尔研发出来。
这种芯片内置了中央处理器、内存和输入输出接口,标志着计算机的个人化时代的到来。
想到这里,他一阵的犹豫。
不过想想,还是决定交给对方过来研究,只是专利需要抓在手里。
至于内地,关于芯片的资料能给的他都已经给了。
就是不知道会不会重视,以及能发展到什么地步。
但是他记得一件事情。
其实改开前,内地的计算机、半导体技术虽然比外国落后,但是差距不是很大。
真正拉开差距,反而是在改开以后。
研究不如买的概念出来以后,很多研究反而被放弃封存。
随后这才慢慢被超越。
毕竟半导体的迭代更新速度实在是太快了。
摩尔定律里说过。
集成电路上可以容纳的晶体管数目在大约每经过18个月到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
换言之,处理器的性能大约每两年翻一倍,同时价格下降为之前的一半。
不用耽误太久,哪怕是耽误个三五年,再重新追赶就非常的吃力了。
毕竟这是高端技术。
封锁的情况下重新研究需要时间。
“boss!这个是哪家公司的生产的?”
此时斯波克指着计算器里的芯片问道。
王青松闻言看了看。
这玩意他还真的不好形容。
其实计算器里的很多部件,如果和斯波克说了,这家伙很快就能知道原理。
不过,想了想,他还是说道。
“其实这是集成电路,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
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
听到这话,对方眨巴了一下眼睛。
随后不可置信的问道:“这是不是,杰克·基尔比和罗伯特·诺伊斯发明的那个集成电路?”
王青松轻轻点了点头。
这玩意其实已经发明出来了,只不过还处于萌芽阶段,而且体积都非常的大。
大概是前年才研究出来。
“对,杰克·基尔是基于锗ge研究的集成电路,而罗伯特·诺伊斯的研究方向是硅!”
听完以后,斯波克直摇头:“我的天呐!不可能!绝对不可能!体积绝对不可能做到这么小,哪怕功能如此简单。”
王青松笑了笑:“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这不就现成的东西吗?”
他的打算是以后将这座半导体工厂搬迁到厂区。
让这个家伙用自己提供的资料来研究。
也不算研究,只是说找到用这个世界的设备来生产这个世界的东西。
而不全是搬运成品。
将来的大方向是赚钱的同时搞科研。
这个大佬研究上的天赋绝对不能浪费了,最好能拉拢一些大佬过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