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是事实。
别说现在,就连几十年后已经彻底没落的辽国,在燕京之战当中,无数辽国汉民奋勇抗击,仿佛宋国汉人才是侵略者,就可以知道当时辽国的汉人对宋国的态度有多厌恶。
所以在通过赵骏得知后来童贯入燕京时辽国汉民对他们的待遇,如今又已经亲眼见到了辽国汉民对他们的态度之后,范仲淹都没法进行有力回击。
“几十年前,赵光义北伐弄得轰轰烈烈,当时也有很多汉人望能回归故土。结果他却大败而归,让无数汉人对伱们失望。”
张俭又狠狠地往范仲淹心窝里再捅一刀,说道“如今你们又想来打扰我们平静的生活,难道你要燕云汉人都死绝你们才高兴吗归根到底,我们只是想活下去,这又有什么错呢”
“此事确实是我大宋理亏当今陛下仁厚有加,不愿黎民生于水火,我回开封之后,陛下就会让我主持变法革新,削减冗费,取消苛捐杂税,以缓百姓之急。”
范仲淹有些底气不足地道“若是燕云汉人信任我的话,我愿意做出承诺,只要回归汉土,一切赋税、徭役,与辽国时候如旧,绝不加赋。”
张俭摇摇头道“燕云汉人不会再相信你们,何时你们宋国境内的汉人能活得更好,再来谈这些吧。”
“唉。”
范仲淹深呼了一口气,随后端起茶杯,喝茶掩饰自己的尴尬。
他知道这件事情确实是大宋理亏。
虽然他可以高高在上,指责这些汉人背弃汉人的国家,去投奔狄夷建立的帝国,但却没办法真的拿此事做文章。
人总是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百姓只想要活下去,失去了国家观念,又有什么错呢
所以大宋真没什么道理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去抨击他们。
老范虽然是个政客,政客可以不讲良心和脸皮,可最多也就是跟刘六符这样的小辈耍耍心机,跟张俭这样的人,还是坦诚布公一些比较好,免得自己遭了羞辱。
“因而老夫还是那句话,为了两国百姓,以和为贵,见好就收方为上策。”
张俭继续劝道“再打下去,老夫相信宋人能赢,可辽人即便战败,退出燕山即可,然到时候宋国得到的,只会是满目疮痍的燕云,以及国库空虚和民生凋敝,莫非相公觉得,这样对于我们两方来说,是一件好事吗”
范仲淹默然片刻,说道“若是开战的话,辽国会如何”
“举五十万大军,殊死一搏”
张俭毫不犹豫地道。
“我知道辽国有这样的兵力,但辽国还有支撑起五十万大军的国力吗”
范仲淹又问“恐怕相持不过数月,辽国就要自行崩溃了。”
商君书农战“国力抟者强国。”新唐书李德裕传“诸道兵出境,即仰给度支,多迁延以困国力。”
古人很早就认识到,同等级别的国家之间的战争,从来都是拼国力。
辽国兵强马壮,往西控制了蒙古草原,往东和北控制了东北三省,往南又有燕云十六州,各部落属国不计其数,呼啦啦集结五十万的部队范仲淹相信他们能够做到。
然而还是那句话,辽国没多少钱,光每年宋国给的岁币都成为辽国的支柱经济,即便辽国能够拉出那么多部队,他就不信辽国能有打下去的国力。
可张俭接下来的话却让范仲淹更加默然。
因为张俭说道“你要明白,此战若是取消岁币,我主没有钱粮安抚各部落属国,那么我主在各部落属国的威望将跌至谷底,辽国必然发生内乱,所以还不如拼死一搏。”
“若是带齐全国粮草,大军全部南下,绕开你们的城池,深入你们的腹地,纵兵劫掠,我相信就算是宋国打赢了这次战争,覆灭了辽国,整个北方,乃至南方遭到袭击,宋国不会好到哪里去”
他的语气很平淡,但这种平淡当中,却隐含着一股毅然决然地强调。因为张俭并不是在虚张声势,而是在用极为平淡地语气说一个残忍的事实。
那就是再打下去,辽国只会用两败俱伤,甚至同归于尽的办法与宋国玩命。
若以为此战辽国损失的大部分都是属国、属部落,主力精锐皮室军伤亡不大,更利于辽国统治那就大错特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