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大宋皇帝”
“不是。”
张俭目光幽幽地看向殿外道“怕是那位政制院知院。”
耶律宗真一时沉默。
这件事情其实他跟李元昊也是事后才想明白。
毕竟他们作为敌国君主,肯定会关注宋国政坛的情况,以此了解情况,做出相应的判断。
然而赵骏上位没多久就游历全国去了,国家政务基本上都是吕夷简和王曾在操持。
之后宋夏战争、宋辽战争相继开打,范仲淹如一颗闪亮的新星一样扶摇直上,璀璨得让人移不开目光。
等战争结束,范仲淹又接手了庆历新政,俨然是改革派的首领,赵骏却躲去了幕后。
再加上赵祯这些年纯粹搞科研去了,搞出了很多新发明,在民间的声望和名气上,赵祯和范仲淹显然要比赵骏出名得多。
所以赵骏除了在政制院内部地位最高以外,在外面其实要被赵祯跟范仲淹遮掩了许多。
若不是他杀伐果断,在处理黑恶势力、贪官污吏、将门勋贵、地主豪绅上大动干戈,杀得人头滚滚,恐怕他世人或许也就知道有人当了知院,却不知道是谁了。
唯有耶律宗真和李元昊最近几年才发现了端倪,才明白赵祯和范仲淹乃至政制院诸多宰相的变化,都是有一个人身居幕后,充当黑手所为。
若是赵骏全力支持范仲淹,以政制院如今说一不二的政治纲领,以及现在还从未出现赵祯反对政制院政策的情况出现,兴许即便他们用反间计让赵祯起疑,只要政制院坚持,赵祯也不一定把范仲淹换下来。
“不管怎么样,都要试一试吧。”
耶律宗真长叹一口气道“先帝把江山交到朕手里的时候,那时的大辽何其强盛宋人安敢撩拨我大辽虎须短短数十年时间,大辽虽未衰败,国势却翻天覆地,让朕还有何面目去见先帝”
说着他摇摇头,闭上了眼睛道“反正朕是不会主动要求和谈,到时候谁知道宋人又会提出什么苛刻的条件当年就被他们割走了关北十县,现在说不好就可能是析津或者大同。燕云十六州乃是祖宗奋力得来,朕决不能再被人夺走疆土”
“唉”
张俭亦是微微叹气,他又何尝不知道眼下辽国的处境艰难
真与大宋血战到底,胜算十分渺茫。
但耶律宗真也说得没错。
以前的辽国就像是一条野狼,在不断蚕食大宋的领土。
可有一天忽然发生了改变,大宋从原来的羊羔变成了猛虎,反而开始侵吞辽国。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旦大辽后退一步,那就是步步后退。
先是涿州被夺走,接着被迫开放边境。如今再想和谈,怕是只有幽州或者云州甚至整个燕云之地才能满足大宋的胃口了。
不要说什么明明是辽国先发起战争。
本身两国之间就已经存在了生存问题,有这一战是迟早的事情。
何况辽国并未主动进攻宋国,而是进攻宋国的盟友,被宋国找到借口攻打过来。
因此不管他们是不是主动进攻,人家只要想打他们,就总会找到理由。
所以留给耶律宗真的其实就两个选择,一是认怂,被迫跟大宋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